
瀑布、台車、空中纜車、雲仙樂園......,你多久沒有造訪烏來了?烏來的風貌是否依舊?
烏來瀑布傾瀉如昔,空中纜車也還往來不斷,只是隨著時光流轉,近年的烏來老店新開,找到了行銷新賣點──溫泉。
拜南勢溪蘊藏溫泉之賜,一度沈寂的烏來從谷底翻身,在景氣寒冬中依舊有著暖暖的春意。
滿山盛開的櫻花,是冬日烏來一大美景。
民國八十四年烏來開始有計畫地栽植緋寒櫻、吉野櫻、八重櫻、霧社櫻等各種櫻花,一到冬日,群櫻競放,彷彿仙子手上的魔棒,將烏來的青山綠水妝點得更加豔麗動人。
今年烏來的櫻花更是特別,因採用嫁接方法,一棵櫻花竟開出好幾種顏色的花,在美艷中還透出些許神奇。

在溪畔露天泡湯,滿眼盡是青山綠水,真箇是一大享受。(卜華志攝)
櫻花與溫泉的邂逅
烏來目前已有一萬六千多株櫻花,計畫共要種植兩萬到兩萬五千株。從新店北宜公路右轉,沿著新烏路直上烏來,蜿蜒山路旁除了不時可見的櫻花點綴其間,從龜山起,南勢溪岸的大大小小溫泉旅館也開始向往來遊客們熱情招手。
烏來鄉公所的正對面,便是一年前甫開幕、目前烏來最新的溫泉旅館「璞石麗緻」,也是全烏來目前唯一取得營業執照的溫泉旅館。
在行銷企畫專員伍娣嫻的帶領下,來客們參觀一間間設計風格迥異的湯屋。面對碧綠青山、湛藍的南勢溪水,三五好友一邊泡溫泉、一面欣賞美景,堪稱人生一大享受。伍娣嫻說,這裡平日的住房率高達九成,假日更是一房難求。
每年農曆春節前後,《溫泉櫻花祭》開始,烏來更是遊客如織。為了行銷觀光,已經連續舉辦四年的烏來櫻花祭,有別於往年以溫泉、櫻花為主軸,今年改以泰雅文化、深度生態旅遊為訴求,鄉長張金榮說,希望藉此讓遊客能多面向地認識烏來。

山豬肉、小米酒、野生山菜......,來到烏來,不妨入境隨俗,嚐一嚐各式具有原住民風味的山產美食。
都會的後花園
烏來「Ulai」地名,是泰雅族語,話說泰雅族祖先在狩獵時,看見溪邊有煙霧升起,前往探視,發現有熱水從岩隙源源湧出,眾人於是驚呼「ulaikirofu」,即是泰雅語「熱水,小心!」之意。此後,「烏來」成為當地的地名,溪邊湧出的熱水──溫泉,則成為今日烏來的經濟命脈。
位於台北縣最南端的烏來鄉,地處雪山山脈北段主脊的西北斜面上,是台北盆地周圍地勢最高之處。全鄉面積有三百二十一平方公里,是台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它的面積雖是基隆市的四倍大,約略等同於整個大台北地區,但可使用面積卻只有7%,其餘全是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
群山巍集的烏來,東隔阿玉山與宜蘭縣三星鄉為界,境內的山峰平均標高為一千公尺,最高峰為塔曼山(標高2130公尺),是台北縣的最高峰。境內峽谷、斷崖及瀑布等地形景觀林立。
烏來鄉屬於南勢溪流域,南勢溪源自雪山山脈主脊棲蘭山與拳頭母山之間的松蘿湖,流經哈盆、福山、信賢、烏來、忠治後出烏來鄉境,在新店市和北勢溪交會後匯成新店溪。
峽谷、瀑布、南勢溪等自然生態景觀,是烏來鄉的特色,更是寶藏。週休二日的休閒時代來臨後,生態產業也順勢成為烏來的新興熱賣點,登山步道、賞鳥步道、健康步道,在烏來大興其道。

在溪畔露天泡湯,滿眼盡是青山綠水,真箇是一大享受。(卜華志攝)
生態寶庫
以烏來通往福山的「哈盆古道」為例,這條古道長二十公里,是早期烏來原住民的「婚姻之路」。本身具有泰雅原住民血統的鄉長張金榮指出,當時烏來住民和宜蘭大同鄉同屬泰雅族的住民通婚、通商,哈盆古道是必走之路。
哈盆古道上的風景優美,動植物更是多樣。晨昏時,出來覓食的翠鳥、繡眼畫眉、五色鳥、河鳥穿梭其間,眼尖的人還能一睹台灣獼猴、山羌、赤腹松鼠的身影,哈盆溪裡苦花魚成群,夜間還有點點螢火蟲出沒,堪稱是台灣的「亞馬遜寶庫」。
「目前我們要正要著手訓練導覽、解說員,還打算在中途興建避難小屋,」鄉長張金榮滿腦子都是行銷烏來的點子。
去年底,風行日本、據說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讓身體酸鹼平衡的「瀑布負離子養生風」吹到台灣,烏來的行情又因此看漲。在農委會林務局公布的國家森林遊樂區六大瀑布負離子濃度排行榜上,烏來內洞瀑布高居榜首,原先沒有列入檢測的五重溪瀑布也拿下了第二名。根據檢測,烏來內洞瀑布的負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公分兩萬個以上,即使負離子功效仍未經證實,但已經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吸取日月精華。「消息發佈後,連中南部的遊客都上來了,」鄉長張金榮豎起拇指大讚烏來負離子的魅力。

山豬肉、小米酒、野生山菜......,來到烏來,不妨入境隨俗,嚐一嚐各式具有原住民風味的山產美食。
都會原住民鄉
除了難得的自然景觀、生態特色外,烏來還是都會地區裡唯一的原住民鄉。目前烏來在籍人數有4867人,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為原住民。
烏來的泰雅族屬於賽考列克群 (seqoleq)的馬立巴系統 (Malepa),他們的祖先原住在今天的南投縣仁愛鄉,因人口增加遂向北遷移,在清朝中葉遷至烏來鄉境。
在烏來,最容易感受到的泰雅文化特色是編織和美食。
據說,泰雅族婦女沒有人不會織布,織布之於婦女,就有如狩獵之於男人。民國八十九年設立的「部落教室」,負責傳承泰雅族編織傳統技藝,老師是分別由南投和花蓮遠嫁來此的蔡秋楓和拉拜依尤耀,她們表示,泰雅織品採用台灣苧麻為材料,一個人一天平均可以織出五十公分長的織品,大約三天就可以完成一件成品。
除了兼具教學和展示功能的部落教室外,烏來還有十二家編織工作坊,接受泰雅娃娃、背包、手機袋等各式各樣飾品的訂做,作品織工細緻繁複、色彩鮮豔華麗,相當具有泰雅族特色。蔡秋楓指出,菱形圖案是泰雅族的圖騰,象徵祖靈的眼睛,也是泰雅族編織中最主要的元素。
烏來最繁華的老街上,具有原住民特色的各式美食令人垂涎三尺,如以芭蕉葉包裹香蕉和米煮出來的「香蕉飯」、糯米填充在桂竹筒裡蒸烤的「竹筒飯」、馬告精力湯(山胡椒雞湯)、小米T糬、小米酒、山豬肉等。老街上還矗立著一棟嶄新的建築──泰雅民族博物館,博物館計畫在五月開始啟用,屆時遊客們除了欣賞編織和享用美食外,又多了一個全面瞭解泰雅原住民文化的地方。

(插圖)
烏來興衰史
在鄉長張金榮的規劃下,烏來不僅要吸引人進來,還要「走出去」。
去年十一月底,烏來與日本九州大分縣大山町締結為姊妹鄉。張金榮指出,大山町町長在十五年前造訪過烏來,對烏來印象深刻,因此主動透過日本交流協會前來聯繫。
事實上,民國五、六十年代,烏來曾與阿里山、日月潭等風景名勝齊名,是台灣著名的十大觀光景點之一,當年烏來的主要觀光客源就是日本人,為了迎賓,烏來泰雅族舞蹈表演一場接著一場,如今盛世不再,日本觀眾沒有了,舞者也凋零了。
南勢溪左畔、高一百多公尺的烏來瀑布,聞名全台。從對岸橫跨南勢溪到瀑布頂端、全長三八二公尺的空中纜車,更是遊客的最愛。雲仙樂園裡,也留有許多孩子童年的快樂回憶。
民國七十年代台灣開始盛行大型人工花園和遊樂園,打擊了自然風景區的觀光業,烏來也開始沒落。「烏來睡了十年,」鄉長張金榮說,十年前根本沒人知道烏來有溫泉,大家對烏來的印象只有瀑布、山豬。
民國八十八年哈日風氣興盛,泡湯、賞櫻熱潮興起,烏來開始谷底翻身,再加上九十年開始實施週休二日,烏來的觀光客逐漸轉向以本地人為主,連年到訪人數均突破百萬大關。
「在烏來沒有失業問題,只有懶惰問題,」鄉長張金榮表示,烏來溫泉兩百年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烏來人光靠溫泉就得以溫飽。
烏來鄉的溫泉屬於碳酸氫鈉泉,無色無味,目前有將近八十家溫泉業者,其中85%都是外地人來此投資興建的。
去年十一月,媒體報導部分烏來溫泉業者將溫泉回收再生利用,甚至泉中生菌數過高,水質堪虞。此一負面消息嚴重打擊烏來的溫泉業,遊客立即降了四、五成,後來還驚動監察委員到烏來實際調查,澄清烏來的溫泉沒有再生利用情形,遊客才又慢慢回籠。
張金榮表示,烏來的溫泉十分充裕,一天的抽量可達三萬噸,而目前使用量不過三千二百噸,不必大費周章地回收利用。烏來璞石麗緻溫泉會館總經理劉東春也表示,回收再利用必須經過除油、除毛、加溫等手續,成本更高,在水源充足的情況下,沒有業者會這麼做。
不過,話說回來,目前整個烏來的溫泉業幾乎都是「擅自」在河床上抽取,沒有合法性,扭曲交纏的溫泉管線,更破壞了名山勝景。好在烏來公設的共同管線今年就要開始正式運轉,屆時非法的全要撤除,使用者必須付費,烏來溫泉也不再是財團、業者的專利,溫泉將開始走入家庭,讓鄉民也可以享受。

(插圖)
期待鬆綁
元月開始,一直以來被形容為阻礙烏來鄉發展的最大障礙──烏來風景區門票收費取消了。過去一人收費五十元,縣政府建設局一年有四千萬元的收入,但「得不償失」。張金榮表示,這項制度不僅造成交通阻塞,甚至減低民眾進入烏來風景區的意願,寧可在區外的溫泉飯店消費。收費制取消後,交通將是現階段烏來發展的最大瓶頸。
烏來只有一條台九線,沒有其他聯外替代道路,最偏遠的福山村就有四次因颱風來襲、道路坍方而被「封村」的紀錄,只能靠直昇機空投物資救急。
民國八十四年台灣省政府規劃中的烏來經三峽到桃園復興鄉的「景觀道路」,後來因「凍省」無疾而終。最近張金榮做好環境評估報告,打算舊路重提,以解決每逢假日烏來必定大塞車的問題。
此外,烏來自從民國七十年劃為水源區之後,土地使用被嚴格管制,「田不能耕作、雞不能養」,張金榮指出,烏來的污水下水道已經完成85%,嚴格的管制應該要適度鬆綁,以利烏來未來的發展。不過,提起烏來山區沒有其他山區的嚴重土石流災害時,鄉民又一致認為,是近年水源區土地開發管制之功。
對於開發,烏來住民的看法也兩極。從事溫泉、餐飲的業者們,無不希望能加速開發以招攬客人;但嫁到烏來二十五年的蔡秋楓則認為,開發雖然能增加就業,但是隨著觀光客日增,污染也越來越嚴重,「溪裡的水沒有以前清澈了,山路在車輛重壓下有時也柔腸寸斷,」她說。
自詡為「都會的後花園」,烏來要如何在開發過程中仍保有珍貴的資源和特色,不走短線、不躁進,是地方政府、觀光業者及環保人士共同關注的焦點。今日烏來人的選擇,將是未來烏來是否可長可久的關鍵。趁著春節,不妨走一趟烏來,泡湯賞櫻之餘,也為這個台北都會難得的後花園加油祈福!

自詡為「台北後花園」,緊鄰都會區的烏來,為忙碌的都市人營造了一個可以抒壓解勞的泡湯溫柔鄉。
烏來小檔案
烏來鄉位於台北縣最南端,東隔阿玉山與宜蘭縣三星鄉為界,面積三百二十一平方公里,是台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烏來鄉也是台北縣唯一的山地鄉,在四千八百餘人口中,超過三分之一是泰雅族原住民。早期烏來曾是台灣著名的十大觀光景點之一,以瀑布、雲仙樂園聞名。近年賞櫻、泡湯、森林步道、養生負離子瀑布等大興其道,烏來又再度掀起觀光熱潮。

山豬肉、小米酒、野生山菜......,來到烏來,不妨入境隨俗,嚐一嚐各式具有原住民風味的山產美食。

織布是泰雅族婦女必備的手藝,部落教室除了展示功能外,也承擔了傳承泰雅織布技藝的重責大任。

山豬肉、小米酒、野生山菜......,來到烏來,不妨入境隨俗,嚐一嚐各式具有原住民風味的山產美食。

織布是泰雅族婦女必備的手藝,部落教室除了展示功能外,也承擔了傳承泰雅織布技藝的重責大任。

(插圖)

山豬肉、小米酒、野生山菜......,來到烏來,不妨入境隨俗,嚐一嚐各式具有原住民風味的山產美食。

櫻花、纜車、瀑布構成的美景,已經是烏來人盡皆知的「註冊商標」。

山豬肉、小米酒、野生山菜......,來到烏來,不妨入境隨俗,嚐一嚐各式具有原住民風味的山產美食。

(插圖)

「養生負離子瀑布風潮」興起,負離子濃度名列全國第二的烏來五重溪瀑布,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洗滌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