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月總統大選時,無線電視中的中視、台視、與華視三台,因報導立場與篇幅不公的問題引發抗議,其中更傳出有電視台主管下令,全力為執政黨輔選,「三個月可以不要收視率」的傳言,台灣大眾傳播媒體立場不公正與報導篇幅不平均的問題因而再次浮上檯面。如今國民黨下臺,失去行政資源優勢後,媒體報導的篇幅勢必要有所調整。
民進黨籍立委林濁水分析這一波隨著陳水扁執政所掀起的媒體調適效應表示,報禁開放後,只要有錢,人人都可辦報,報社各有立場無可厚非,目前最須檢討的應該是無線電視台,現在無線電視台都是由政黨或政府機關佔大部分股份,這些佔用國家重大無線傳播資源的電視台,必須在這一次政府改組後對新聞處理有所檢討。
目前三家老無線電視台中,在野黨國民黨股份佔超過百分之四十二的中視地位最為尷尬,中視新聞部經理湯健明對此提出解釋。他說,選舉時中視新聞部對政治新聞的處理分成兩個部分,首先是政府首長的新聞,其次各候選人新聞篇幅再平均分配。「中視會讓人有為國民黨輔選的印象,是因為國民黨本來就是執政黨,有行政資源的優勢,連戰有許多行程是以國家副元首的身分出現,我們無法為此做完全的候選人篇幅均分,再加上新聞中的廣告大部分被國民黨買下,外界才有中視為國民黨輔選的感覺,」他說,現在民進黨執政了,行政優勢轉向民進黨,新聞的篇幅當然會有所改變。
新聞局局長鍾琴則對日後無線電視新聞提出規劃,她認為媒體有立場無可厚非,但新聞篇幅比例一定要公平,她不排除將來以「記點」的方式處理無線電視台新聞報導不公的情形,當電視台被記點超過某個程度,換照時將被考慮是否能繼續擁有執照。
然而記點方式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湯健明就說,無線電視台是商業電視台,有時不得不以商業收視率為考量,除非明文禁止在新聞時段作收視率調查,不然新聞處理只在手法的不同,「做法可以有很多,很難完全排除因素干擾,」他說。
許多人主張無線電視需徹底改革,立委李慶安最近就成立「黨政軍退出無線廣播電視台」修法推動小組,希望能還媒體單純的經營環境。
目前修法推動小組所提「廣播電視法」修正條文已完成連署,提交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如果通過,黨政軍持股的部分便必須在一年內釋出。李慶安表示,「只有在政治勢力退出媒體經營的情況,才能完全確保新聞工作者的專業自主權。」
然而電視台是「金雞母」,黨、政、軍是否能完全退出,可能各黨派與立法院內都將有一番角力。
p.16
新時代新政府,社會整體也需調適與成長,媒體身在民意最前線,更是首當其衝,必須有所調整。(薛繼光攝)

中共不動武,台灣不獨立。兩岸和平是各界的希望。圖為勞工黨發起的兩岸和平遊行活動,呼籲群眾支持要求民進黨廢台獨黨綱。(林格立攝)(林格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