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修平是國際知名的版畫家,對推動國內現代版畫藝術頗有貢獻。他且經常參加國際美展,在國內外開過多次個展,有多幅作品為各國美術館收藏。今年七月,他回國參加國建會,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地為他舉辦了一次廿年版畫編年回顧展。
師大美術系主任袁樞貞認為廖修平的版畫:「創意高雅,文靜和諧,含蓄著濃厚的東方色彩格調,顯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精神。」
版畫,與其它繪畫不同,是透過製版過程印製而得,屬「間接藝術」,而非直接描繪於畫布上。廖修平在師大、日本學的主要是油畫,他決定舍油畫而專事版畫,建立自己的風格,是離開日本到巴黎之後的事。
廖修平。
嘆為觀止之餘,設法建立自我
巴黎藝壇蓬勃無比,其藝風之盛、展覽之多,簡直令人嘆為觀止。留法之初,廖修平很想在油畫方面一顯身手,用功頗深,曾得到巴黎塞納河繪畫大展議長獎及巴黎春季沙龍展銀牌獎,但是在看了那麼多的名家名作之後,他被驚懾住了。
「但是害怕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自己要找出一條路來走。」他體會到:在這現實、像融爐般熾熱的藝術氣氛裡,畫家必須有自己的特色,讓人一看到就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則就只有淹沒在芸芸眾生之中。
「你們東方來的學生何必學我們的畫風呢?為什麼不畫屬於你們自己的東西?」他的油畫老師點醒他。
「油畫把我定型了,譬如左右不應對稱、畫面應該流動等原則,深深束縛著我。我自忖甚難丟開舊有的觀念而另闢蹊徑,因此決定乾脆丟開油畫,改為從事版畫,而且要創作出有中國風味的版畫。」廖修平在國內沒有受過版畫訓練,在國外學的也只是技法,這使得他創作起來揮灑自如,全無落入窠臼之虞。
巴黎時期的作品「朝」、「廟神」,靈感來自兒時在龍山寺前玩耍的記憶。
回歸到東方的精神
為了重新建立自我,他在巴黎東方博物館成日流連不去,細加端詳各種東方器物與繪畫,並且研究中國青銅器和瓷器的圖紋樣式,希望獲得靈感與創作的素材。
但是在屬於東方或中國的文化資料中沉思的結果,竟挑起了兒時在龍山寺前玩耍的記憶:古老巍峨的建築、進香膜拜的人群、古典華麗的壁飾、節日慶典的遊行……在他的記憶中鮮活躍動起來,於是冥紙、香爐、龍柱、雙喜等,一一被他納入畫面。而其中如「七爺八爺」、「廟神」、「春聯」……等作品,在參加法國及歐洲各地國際版畫展時受到重視,作品也開始為歐洲一些美術館收藏,這些都給他很大的鼓勵。
民國五十七年,法國鬧學生運動,藝壇相當混亂,美國邁阿密現代美術館在此時邀請他舉行油畫和版畫個展,於是他決定趁此機會移往美國發展。
到了紐約後,廖修平加入布拉特版畫中心,研習更多不同的版畫技巧。
巴黎時期的作品「朝」、「廟神」,靈感來自兒時在龍山寺前玩耍的記憶。
技法上運用自如
一般來講,版畫的「版」可分為四種形式,即凸、凹、平、孔版四種。凸版包括木刻版(木紋木版)、西洋木版(木口木版)、橡皮版、紙版和實物版;凹版則以金屬(銅、鋅、合金等)版為主;平版有石版和加工金屬版等;孔版包括孔版和絹印版。這四種版,各有其獨特性質及表現效果,但往往可將其中兩種或數種版在同一作品上拼用,稱拼用版。至於當今盛行的照相版,只是利用化學藥品的感光作用,製版於石版、金屬版及絹版上而得。
廖修平漸能掌握各種技法,配合使用亦施展裕如,他並且揣摩出:木版可表現強烈的黑白對比,或如木質肌理的古樸感;尖銳奔放的細線條或濃淡協調的奧秘感,銅版可表現得淋漓盡致;想有筆墨的韻味或蠟筆的俐落,石版是最好的表現手法;潔淨色面的重疊、一絲不苟的構圖,還是絹印版最適合……。他自己也鑽研出一版多色——特別是彩虹色的漸層變化技巧,並且常應邀到各大學及版畫中心示範這一套「秘方」。
「靜物」。
作品走向冷靜簡潔與規格化
在紐約的這段時期裡,廖修平的版畫風格有所改變,他認為這與生活環境有關:「法國有悠久的文化傳統,人文意味較重;美國則是新興國家,自由、開放,屬於機械化、工商化社會。由於這兩地的文化背景、生活環境不同,對我的表現方式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在巴黎,我的作品畫面繁雜、顏色豐富、裝飾意味濃;在紐約則改為簡化的象徵形象,較冷靜簡潔、有秩序和規格化。」於是一連串符號化的作品,如「陰陽」、「東方節」、「月之那邊」、「平安門」……便產生了。
「晚秋晨曦」。
中國木版畫曾經由盛而衰
中國的木版畫,正如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等重要發明,對世界文化有不可忽視的貢獻。
殷商的甲骨文、秦漢的畫像石刻、肖形印等,都和版畫的演進有關。但真正有木版畫作品的產生,要到隋唐時代。明清則可說是我國版畫的鼎盛時期,由畫家和雕版匠合作,使描刻技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留下不少足以媲美繪畫的畫譜,如明朝胡正言的「十竹齋書畫譜」、清朝王安節的「芥子園畫譜」,這兩幅書譜分版分色,是中國版畫的巔峰之作,並深深影響日後日本浮世版畫雕印的發展。
到了清末,由於西洋石拓法和照相影印法相繼傳入,再加上畫家視版畫為匠人的複製性工藝,不把它當作藝術的表現方法,遂使中國木版畫日益衰微。
今日的國際藝壇,已將版畫和繪畫、雕刻,並列為造形美術的三大部門。反觀國內,無論設備、技術都還不足以製作木版以外的版畫,如何推廣現代版畫技巧及新觀念,是極需努力的事。
「四季美味」裏的方格,象徵機械式的規格化社會,至於方格內的留白,是廖修平從中國水墨畫體味出來的,能使人得到休閒與寧靜。
把握時間,傾囊相授
民國六十二年,廖修平接受母校(師大美術系)的聘約,回來傳授現代版畫的技法與觀念。回國任教的三年內,廖修平將日程排得滿滿的:白天在師大、國立藝專、文化大學教課,晚上為師大美術系的教授、講師及校外名家開版畫習作班,寒暑假到香港中文大學教學。授課之餘還為中、小學美術老師舉行短期的講習班。
「我既然有心回國教學,就要充分利用時間,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這樣才能把現代版畫推廣開來。」廖修平說。版畫的技法,如鋅版、紙版、絹版、拼版、照相版……,乃至從平面版畫發展到具有浮雕效果的立體版畫,廖修平全都用心傳授。「我個人從事版畫的過程中,摸索得十分辛苦,所以我希望能為有志從事此行者節省點時間。比如說,我自己在試驗、研究了三個月以後,才知道一個滾輪可以一次滾出七種顏色,我親自示範給大家看,他們一看就懂了。」他不怕「洩露天機」,因為他相信「藝術表現到最後都是在比思想,不單是比技巧。」
「雖然我儘量鉅細靡遺地教給大家,但在實地操作的時候,往往還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如果看到學生『陷入僵局』,我一定馬正糾正或指導。」有一次,有個學生的金屬版因酸蝕份量過重,凹陷深淺失去平衡,正在惶惑不知如何處理之際,廖修平教他不如再酸蝕一次,又會多一層色彩變化,這個學生立刻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這才叫老師嘛!總不能老讓學生自己去磨,磨到『頭破血流』,就會心灰意懶了。」
藝術價值不會被分割
許多人懷疑,一個版畫版可以複印出許多的作品,張張相同,有什麼價值呢?廖修平說:「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不能說有十張版畫複製品,就把它的藝術價值分成十份。印品的藝術價值與原作一樣,價錢卻便宜很多。」
經濟價值可以「分割」,藝術價值卻不會被「分割」;並且版畫並不是無限制地印製,廖修平說:「一個版畫版的印刷張數,通常決定於作者物以稀為貴的觀念,及各版種、技法的耐刷能力。也有版畫家應畫商、畫廊的請求而印製大量的整套版。但國內通常以印十、廿張的居多,歐美版畫家則以印五十張為多。」
如果已決定整套版的印製張數為五○,則在印出的五十張版畫上依次標明:1/50、2/50、……50/50,收藏者就知道這是限定數目的版畫,不同於海報或一般普通印刷品。印完此數目後,原版即被毀棄。版畫原作,按照一般國際慣例,有所謂「試版」,試作多由作者保留;偶也有名家之作後來應買方要求而出售,但價值較低。其張數與整套張數的比例是一:五,即五十張整套版可有十張的試作。如此,這一原版可印出的張數便限定於六十張,在藝術道德上,是不容許有第六十一張出現的。
售價較低,容易普及
正因為版畫具有複製性,所以價格較低,容易普及大眾,這正是它的優點。
「最重要的還是要觀賞者親自用自己的眼睛及鑑賞力去判斷每一幅作品,不必受太多的外力影響,一般來說,連有關的評語和解說也不必聽。只有在直接和作品接觸時,才能真正發覺到它的動人之處。」
示範教學的同時,廖修平將歷年來對版畫創作及版畫藝術研究的經驗寫成「版畫藝術」、「現代版畫欣賞」二書,均列為藝術系學生的重要參考書。其中「版畫藝術」亦在今年七月被日本權威美術雜誌「美術手帖」選為美術範本。
近年來,他的作品中出現:果菜、杯、茶壺等日常用物,那和他民國六十六年在日本築波大學擔任兩年半客座教授有關。因妻兒都留在美國,他隻身在日,每天除了授課,陪伴他的就是一些生活用具,他在這些日常事物中,發現了近似「禪」的寧靜與祥和。
新作中不斷出現彩虹
他最新的作品——「季節的虹」,是一套由十二幅版畫構成的作品,透過一兩片落葉、一組杯與壺、幾粒隨意置放的果蔬……,將春夏秋冬提煉到畫中,顯得無比的靜謐和空靈。「初春悠閒」中的灰色與彩虹色彩,引導我們從中國穹蒼鳥瞰山中的湖;而「早餐的一杯茶」,我們依稀可見初春清晨的冷霧中,冉冉昇起一輪旭日;另一幅「歲暮憶往」,黑與紅的對比,暗示著秋夜時分良朋小聚,作懷鄉式的憶往追昔。……
這十二幅版畫有三個特色:一是畫面背景全是細線組成的規律方格;二是在實物的陰影堜鼎髡酗@道彩虹飄然而過;三是背景方格中也有一條彩虹般的細線條。廖修平解釋:「我覺得一個藝術工作者是不可能獨立於環境之外的,我住在美國都市,都市的構成就像棋盤方格,因此我用規律的方格來作背景,用圓形或不規則的景物做主題,來平衡那些幾何的理性規格。另外我常用彩虹的漸層顏色做影子,一方面說明瞭影子的重要,一方面也是彩虹的顏色有和諧的感覺。」
至於方格中那條彩虹般的細線條,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何浩天覺得它:「劃破寧靜而有條理的空間,顯得空靈韶秀、清曠淡雅,給人以新生的喜悅。」
有心為推展文化建設出力
今年七月,廖修平回國參加國建會,他在國建會提出多項建議:贊成在街頭設置藝術區,讓藝術表演走進生活;賦予文建會實際的權力,俾使更有效地推動文化建設;以寧缺勿濫的態度來輔導市立美術館的開展;…………並呼籲國人要自愛自信,認同自己的民族藝術和文化,從自己文化中去尋創作靈感,不要一味模仿西洋,所以他特別提出了「中國藝術文化座談會」的提案。
這項會議的召開,預計是以討論中國藝術文化為主的國際性座談會——研討從馬可波羅時期到目前為止,中國藝術和文化對西方的影響。計畫於一九八四年在台北舉行。座談期間也將舉行展覽,具體比較受中國藝術影響的西方繪畫、印刷和裝飾藝品。座談會後,所發表的論文將翻成英文,並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出版。
明年的五月到八月間,國內將舉辦有史以來第一次國際性的國際版畫展,廖修平也參與籌備工作,所以明年春天他會再回國。至於未來,他願意一直創作下去,因為對於藝術家而言,創作即代表著永恆。
使用現代造形,訴說中國的精神
師大美術系教授王秀雄說:「使用現代國際造形語言,來訴說東方的中國精神,這就是廖修平所建立的獨特風格,和他能成為國際性藝術家的原因。」難得的是,他始終緊抱著中國,既為祖國貢獻心力,也在自己的天空留下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