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攤販」如今是個惱人的名詞,被視做破壞市容整潔與秩序的「都市之癌」。但在八百年前的古老京城裡,擔著豐盛雜貨,穿梭在街市中叫賣的擔貨郎,卻是民生樂利的象徵。
宋代宮廷的畫師們,就喜歡以此為題,謳歌承平,以博皇上歡心。有名的蘇漢臣「貨郎圖」,以及這幅李嵩的「市擔嬰戲」,都是其中精品。
李嵩(1166∼1243),錢塘人,南宋光宗時奉詔入宮,最擅人物。圖中貨郎粗眉虯髯,除肩挑二擔各色吃食雜貨外,連頭上、腰上、帽上,都綴滿了零星玩意兒。
貨郎來了!一位猶在哺乳的婦人,迫不及待跑了出來。
最開心的還是孩子:一手吃果子,一手扛鳥籠的小傢伙,已安然站在一旁享用「戰利品」;光屁股、打赤腳的小子,忙不迭地往擔子上爬;另外兩個孩子一手指著擔子,一邊拉著媽媽的裙角,想是撒賴要買東西;最有趣的是,連懷中奶娃都好奇地伸手,想摸摸擔上的玩具。
琳琅滿目的貨品,雖然距今八百多年,但逐一辨認下,許多日常用品竟也與今物一式一樣:杯碗瓢盆、瓶罐缸桶、竹帚、畚箕、香爐、火籠……,還有小兒玩具,像風箏、風車、葫蘆、浪鼓、泥娃娃……,至今不仍都有嗎?此外,各式瓜果、山東米酒、特製酸醋、蒜頭、蘿蔔……,也一應俱全。
如果有人想猜猜這圖中共畫了多少件東西?答案就在左邊的樹幹上——足足三百件之多。
這種寫實、逼真的風俗畫,雖只是供皇上賞玩解悶之物,卻為後世民俗考證留下豐富珍貴的史料。這幅畫中,除了雜貨玩具,小兒髮式也引人興趣:畫中六個孩子,髮型各異,如果再加上蘇漢臣「貨郎圖」中的小兒(如圖),足可開個髮型大展了!
原來這是由於古時醫藥衛生不發達,小孩容易夭折,人們以為有小鬼作怪,專抓乖巧的小孩。因此不是為小兒取個俚俗粗鄙的小名,就是剪個奇奇怪怪的髮型以避邪。
這些髮式依其形狀,還各有名目:雙桃(1.)、四喜(2.)、歪毛(又稱單桃)、木梳背(3.)、烙鐵印(4.)、馬子蓋(馬桶蓋)、鍋圈兒(5.)、攢心辮(6.)、鬼見愁……,不勝枚舉。
髮式雖異,功能則不外乎混淆視聽、避「鬼」耳目。比如「鬼見愁」只在後腦勺留一小撮髮根,便是冒充禿頭老人;「歪毛」、「烙鐵印」則告訴小鬼:「我的孩子太頑皮,不是好孩子!」讓鬼也興趣缺缺。據說髮型最好還要常常更換——如此一來,把小鬼弄糊塗了,認不出該捉那一個了。
宋 李嵩 市擔嬰戲圖 文.王家鳳 圖.故宮提供 「流動攤販」如今是個惱人的名詞,被視做破壞市容整潔與秩序的「都市之癌」。但在八百年前的古老京城裏,擔著豐盛雜貨,穿梭在街市中叫賣的擔貨郎,卻是民生樂利的象徵。 宋代宮廷的畫師們,就喜歡以此為題,謳歌承平,以博皇上歡心。有名的蘇漢臣「貨郎圖」,以及這幅李嵩的「市擔嬰戲」,都是其中精品。 李嵩(1166~1243),錢塘人,南宋光宗時奉詔入宮,最擅人物。圖中貨郎粗眉虯髯,除肩挑二擔各色吃食雜貨外,連頭上、腰上、帽上,都綴滿了零星玩意兒。 貨郎來了!一位猶在哺乳的婦人,迫不及待跑了出來。 最開心的還是孩子:一手吃果子,一手扛鳥籠的小傢伙,已安然站在一旁享用「戰利品」;光屁股、打赤腳的小子,忙不迭地往擔子上爬;另外兩個孩子一手指著擔子,一邊拉著媽媽的裙角,想是撒賴要買東西;最有趣的是,連懷中奶娃都好奇地伸手,想摸摸擔上的玩具。 琳琅滿目的貨品,雖然距今八百多年,但逐一辨認下,許多日常用品竟也與今物一式一樣:杯碗瓢盆、瓶罐缸桶、竹帚、畚箕、香爐、火籠……,還有小兒玩具,像風箏、風車、葫蘆、浪鼓、泥娃娃……,至今不仍都有嗎?此外(故宮提供)
宋 李嵩 市擔嬰戲圖 文.王家鳳 圖.故宮提供 「流動攤販」如今是個惱人的名詞,被視做破壞市容整潔與秩序的「都市之癌」。但在八百年前的古老京城裏,擔著豐盛雜貨,穿梭在街市中叫賣的擔貨郎,卻是民生樂利的象徵。 宋代宮廷的畫師們,就喜歡以此為題,謳歌承平,以博皇上歡心。有名的蘇漢臣「貨郎圖」,以及這幅李嵩的「市擔嬰戲」,都是其中精品。 李嵩(1166~1243),錢塘人,南宋光宗時奉詔入宮,最擅人物。圖中貨郎粗眉虯髯,除肩挑二擔各色吃食雜貨外,連頭上、腰上、帽上,都綴滿了零星玩意兒。 貨郎來了!一位猶在哺乳的婦人,迫不及待跑了出來。 最開心的還是孩子:一手吃果子,一手扛鳥籠的小傢伙,已安然站在一旁享用「戰利品」;光屁股、打赤腳的小子,忙不迭地往擔子上爬;另外兩個孩子一手指著擔子,一邊拉著媽媽的裙角,想是撒賴要買東西;最有趣的是,連懷中奶娃都好奇地伸手,想摸摸擔上的玩具。 琳琅滿目的貨品,雖然距今八百多年,但逐一辨認下,許多日常用品竟也與今物一式一樣:杯碗瓢盆、瓶罐缸桶、竹帚、畚箕、香爐、火籠……,還有小兒玩具,像風箏、風車、葫蘆、浪鼓、泥娃娃……,至今不仍都有嗎?此外(故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