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路上,英雄來往。
一日,金陵城內出現了一個眼如銅環、睛光如碧、滿面于偲的番僧。他是甫渡海東來,經廣州再到京城的天竺(今之印度)人,法號達摩,因久聞中國皇帝篤信佛教,所以不辭千里前來弘揚佛法。時間是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西元五二○年)。
梁武帝篤信佛教,曾以帝王之尊,在佛寺為奴,並於轄下各處廣置寺廟;對遠來的達摩,也高興地接見。
「朕自登基以來,造佛寺、寫佛經,引渡許多人出家為僧。我這樣做,請問有什麼功德?」梁武帝略事慰勞達摩跋涉的辛苦後便問。
「這些並無功德」,達摩大師絲毫不給面子。
「為什麼沒有功德?」武帝臉色微變。
「真正的佛道是空寂、圓明的;」大師面色平和,講的話卻像尖針,句句刺入武帝心坎:「這些表相的工作,當然不算功德。」
「那麼,什麼才是佛道的最高境界?」武帝又窘、又急,迸出這個問題。
「既然是空,怎會有所謂的最高境界?」大師說。
來自印度的達摩,被尊為少林武學始祖。傳說,他輕功高絕,曾足蹈蘆葦渡過長江。圖為古畫中的「達摩一葦渡江圖」。(鐘永和/鄭元慶)
—葦渡江,九年面壁
達摩與武帝話不投機,得帝王支持、在京城開道場的希望破滅,鬱鬱地渡江到香火鼎盛的佛寺——嵩山少林。
好個達摩,面對浩浩長江,只見他隨手折一枝蘆葦,拋向江中,然後一躍而起,足登蘆葦,用了「黏」字訣,緊緊吸住葦草,施起「水上飄萍」的輕功;風吹浪起,則隔空運掌,掌風到處,水向兩邊分。
就這樣,達摩悠悠渡過長江,不過腳上僧鞋沾了幾滴水珠。這也是古畫中常見的「一葦渡江圖」。
達摩到達少林寺後,也不得志。因為那時談佛,頂多講述佛教經典,人們還不知道什麼叫禪宗;加上他本是印度和尚,語言也不太通,因此他「終日默然,面壁而坐」。
面壁九年中,達摩觀鶴、蛇相鬥,從它們的身形、動作得到靈感,創鶴拳與蛇拳;接著又創龍拳、虎拳、豹拳,合起來稱「少林五拳」。就此,他不僅開創少林武學的先機,也成為中國正宗武術的始祖。
達摩在梁武帝大同元年(西元五三五年)圓寂,遺作洗髓、易筋二經,記述他畢生武學精華。洗髓經傳給他的徒弟慧可,後世不見;易筋經則留在少林,以為鎮山之寶。
嵩山少林寺後的一個石洞,傳說達摩曾在此面壁九年。(遠流出版社提供)。(鐘永和/鄭元慶)
達摩寫淫書?
達摩創五拳、開啟少林武術的說法,廣受武俠小說、武俠劇引用;事實上依文獻記載,達摩真有其人、確曾面謁梁武帝,然後落腳少林寺;他對少林也確有前無古人的貢獻,但不是在武術上,而是在佛教上。
從達摩與梁武帝的對談,已顯示出他的禪機深厚,雖然生前未得支持,但他的第六代傳人——慧能,則將禪宗發揚光大。慧能的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至今受人傳頌。少林寺成為禪宗在中國的第一個道場,達摩也被尊為祖師。
達摩祖師究竟會不會武?已成千古懸案。達摩會武的說法來自易筋經上的李靖序,序中自言:達摩創洗髓、易筋二經,依此習練,可登武術大乘。
依民國初年中央國術館編審處長唐豪的考證,李靖序中稱:達摩在魏孝明帝太和年間(也就是梁武帝時)到了嵩山,但孝明帝根本沒有用過「太和」當年號;而且易筋經中談到「採補」之術,幾乎是一本淫書,達摩是個苦行僧,怎可能有如此著作?似乎可以斷定序與經文,都是後人偽作。
歷史上第一位武林盟主
武術史考證專家多半認為,達摩經苦修得道、又跋涉千里來到中國時,年紀大概已不輕,可能原習有瑜珈術,但應與少林拳術無關;佛書上記載的「一葦渡江」,有人將「葦」解釋成「小船」,在壯闊的長江中如蘆葦般地飄過,也毫無神奇之處。
中國武術若非出自少林、起自達摩,又是從何而來?
「從有人類開始,人為了求生存,必須不斷地和猛獸搏鬥、與異族交戰,久而久之就練出一些技巧;」師範大學教授、國術史稿主筆樊正治說:「人們最原始的打架方法就是手腳並用,扭纏在一起,然後用頭去撞對方,這種徒手搏鬥的形式稱為『角抵』,是中國武術的源頭,也是現代摔角、相撲的老祖宗。」
因此在角抵時代,「鐵頭功」是決勝關鍵。曾與黃帝大戰於涿鹿的蚩尤,就以角抵雄霸一方,有「銅頭鐵額」之稱。
那麼,黃帝又如何能大敗蚩尤?「黃帝本行記」中記載:「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世本」中也指出:黃帝的兩個臣子,揮發明弓、夷侔發明箭;可見黃帝獲勝主要是借重武器。
成王敗寇,黃帝於是成了歷史上第一位「武林盟主」。
十八般武藝,十七樣兵器
俗話說:「萬朵桃花一樹生,天下武術是一家」。黃帝以降的農業時代,莊稼漢為了健身、防山賊等目的,多少練點把式,中國武術也就開出「萬朵桃花」,有了各種流派、門戶。
隨時間推移,門派愈衍愈多,加上古時學藝皆為「口傳心授」,並無文字記載,因此至今已很難細分派別。較合理、可行的方法,是按地理區分。
我國地形以長江分界。北方平原廣闊,人也長得高頭大馬,擅長打,舞起拳來,只見身影在練武場的東西南北竄蹦跳躍,煞是好看。為迅即遠攻,腿法更是重要,因此有「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的口訣。
南方多湖泊,舟船為主要交通工具。船上空間狹小,為免成落湯雞又不能無所顧忌地跳躍伸展,發展出的拳術「短橋短馬」——橋指雙手,馬為雙腿。
兵器方面,世有十八般武器之說。這話出自明朝人馬愈所著的「馬氏日抄」。書中記載:
明嘉靖年間,朝廷召募勇士去鎮守邊防。當時有個名叫李通的山西人,在京師開武館,據說生平未逢敵手;後來他投效軍旅,朝廷為了試試他的真功夫,就考他十八種較常見的武術項目。
這十八項包括:弓、弩、鎗、刀、劍、矛、盾、斧、鉞、戟、鞭、簡、槌、殳(一種棍)、叉、杷頭、綿繩套索,及白打。所謂「白打」,就是拳術;所以十八般武藝中,只有十七樣兵器。
北鎗南棍
若也按地理區分常用兵器,北方以馬為主要交通工具,上馬前,將鎗頭往地上一插,借一撐之力,躍上馬背,瀟灑地揚長而去;因此北方以鎗為利器。
南方最普遍的兵器也是因地製宜——撐船的長篙,漸發展成棍法。棍有二種,長的叫殳,也有人稱為「鼠尾棍」;短的約與人的眉毛同高,稱為「齊眉棍」。
不僅拳法路數、常用兵刃按地形分,所謂的幾大門派,如華山、峨嵋、昆崙、點蒼、終南、恆山、衡山等派,也都是以地名為派名。
但無論是正正經經地研究武術史,或鄉野軼聞、小說杜撰,談起門派,總是首推少林,次陳武當;甚至民國十七年,國術研究館(中央國術館前身)區分門派時,也僅將太極、形意、八卦三種拳法,歸屬武當派,其餘均列為少林派。因此武術雖非起自少林,它卻獨領風騷數千年。
據登封縣志記載:少林寺在河北省登封縣嵩山。嵩山分為兩部分,東部稱為「太室山」,西部為「少室山」。唐人所作的「石淙序」中,有「少室若蓮」之句,當地人也稱少室山為「九頂蓮花寨」。少林寺就是在「少」室山的竹「林」內,也因此得名。
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為來自天竺的跋陀和尚所建,時間在太和十九年(西元四九五年),也就是達摩到中國的廿五年前。
十三棍僧救秦王
在正史上,少林武術倒是真的赫赫有名,最「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一次,是「十三棍僧救秦王」。秦王就是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
事情發生在唐朝建國之初。隋末群雄並起,雖然唐先攻下隋都長安,太祖登基,儼然以正統自居,但中原仍未統一。秦王李世民因此東征西討。
唐太祖武德三年,秦王揮兵伐王世充。王世充是隋朝遺臣,驍勇善戰,據洛陽自立為帝,派他的姪子王仁則守對外通路轅州城。
兩軍交戰,李世民不愧是雄才武略,打得王世充節節敗退;但王世充也非省油的燈,眼見大勢不妙,不惜與原來的死敵——據河北自立的竇建德談和。竇估量唐的勢力日漸龐大,為免唇亡齒寒,乃率十萬大軍南下救援,與王世充腹背夾攻李世民。
李世民情急智生,一邊轉向與竇軍相鬥,一邊致函給位於洛陽南方的少林寺。信中指出王世充「叨竊非據,敢逆天常;窺覦法境,肆行悖業」,言下之意:王世充除了是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臣賊子外,恐怕也看上少林寺豐厚的廟產,將對少林不利。
僧兵首推少林
寺僧接受秦王號召,由曇宗、志操、惠錫等十三個和尚率僧侶出擊,經過一場激戰,俘擄了王仁則,獻給李世民。
至此王世充久盼援軍不至,倚為左右手的王仁則又被擒,眼見大勢已去,只得投降,交出洛陽城。
事後,李世民論功行賞,十三寺僧都不願為官,又不好峻拒,因此曇宗受封為大將軍,少林寺並受賜四十頃地。唐玄宗還於開元十六年,將李世民親筆信,及少林寺僧參與平亂過程勒石留念,石碑目前仍存寺內。
少林因救秦王而名動天下,但秦王當時怎會想到運用僧兵呢?
原來少林早有「武」名在外。隋煬帝大業年間,山賊劫掠少林寺,僧人強抗衛寺,山賊一怒之下,縱火焚毀塔院,但錢財始終未能得手。唐以後,明朝時少林寺僧還有抗倭寇有功的紀錄。明書戎馬志上記載:「僧兵首推少林,次則伏牛,又次為五台。」
只是,既已剃度,自是看破紅塵;為何不能置身方外,又復為兵?
天下功夫「歸」少林
「少林寺為佛門聖地,歷代信佛的帝王幾乎都有賞賜、香火又盛,是個十足富裕的寺廟,據說寺中有八座羅漢像全是純金打造。這自然不免引起盜匪覬覦;為了自衛,寺僧多習武」,國術史稿編撰委員之一周繼春指出。
少林武術的來源,開始時可能由僧人中挑選有武藝根基者擔任教師,因寺大、僧多,人才易選;加上託禪宗第一道場之福,有些縱橫江湖半生、臨老勘破浮名的武師,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大盜,都選中少林出家;如此逐漸各種武術匯集,有了「天下功夫歸少林」之實。
雖然各種武術兼容並蓄,然少林最有名的還是拳和棍。嵩山在長江以北,但一來出家人不願殺生,再來也是「就地取材」——棍源於寺內挑桿,所以寺僧舍鎗用棍。
前幾年在台過逝的武術名家岳崇信曾說,他在十幾歲時,因慕少林寺之名,和一位同鄉偷偷地從山東老家出走,上嵩山學藝,經苦苦哀求後,也被收納。
他回憶:少林寺規矩很嚴,師父規定每天要掃地、挑水,卻只准掃一定區域、走固定路線,不可到處走動。掃帚、挑桿都有輕有重,隨功力漸增而換用較重的帚桿。閒時則結麻繩、解麻繩,以練指勁。
誰燒了少林寺?
隋、唐以後,少林寺聲威不墜。傳說它在清朝初年成為反清復明的大本營,雍正帝還曾混入少林學藝,然後導演一場火燒少林的大場面。說者鑿鑿,以此為背景的故事也多不勝數。
而查諸正史,「少林寺」三字匾額,為清聖祖在康熙四十三年御筆親題,根本無人敢動,遑論火燒?傳說中的「火首」世宗,還曾在雍正十三年下令整修少林寺;此後歷朝也多有王公大臣上山禮佛的紀錄。
嵩山少林寺確曾被焚,不過是在民國十七年。據日人松田隆智考證:當時中國軍閥割據,號稱「建國軍」的樊鍾秀,與少林住持妙興向來往還密切,因此樊在吃了馮玉祥軍系大將石友三的敗仗後,就得寺僧暗助,退守少林,做為司令部。石友三揮兵攻上嵩山,樊軍敗走,石縱火焚寺,主要殿堂付之一炬。現在的少林寺,係日後重建。
然而,所謂「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若清廷未曾毀寺,為何傳言歷歷?
「被清廷火燒的,是南少林」,南少林俗派第八代掌門呂松吉肯定地說。清初,有少林傳人在福建立廟授徒,為與嵩山少林寺區分,有了南、北少林的稱號;民間熟知的反清人士,如方世玉、洪熙官等,就是出身南少林。
南少林在那裏?
南少林確切的地點在那裏?民間傳說最盛的是在莆田縣九連山。但遍查莆田縣志,非但找不到少林寺,也沒有九連山。
據南少林一脈的長老指出,南少林的寺院座落在泉州,「九連山」是反清分子見面的暗語;由於當時南少林為反清基地,日久之後,「九連山少林寺」遂合在一起,以訛傳訛。
從史料來看,「晉江縣志」和「泉州府記」都明文記載,泉州確有一所少林寺,建於唐僖宗乾符年間,全名是「鎮國東禪少林寺」。
而所謂的「九連山少林寺」,也有的記載為「九蓮山」,此切口可能是來自有「九朵蓮花寨」之稱的少室山,用以影射嵩山少林寺。「九蓮山」口傳後誤為同音的「九連山」,福建並無此山,然莆田縣內有座九龍山脈,因此有人附會指出,九龍山又名九連山,南少林位於莆田之說於是形成。
南少林被毀的原因,傳說紛云;呂松吉的說法是:與天地會有間接關係。
南宗少林到台灣
他指出,鄭成功據台後,派陳進南回大陸迎接流亡的桂王,不料桂王為吳三桂所殺,陳進南乃創天地會,秘密從事反清工作。後來,鄭成功又派了五位部將去幫助陳進南,此五人沒找到陳,結果遁入南少林為僧,在寺內傳播武術與反清思想。
由於和尚幾乎全是漢人,對反抗異族心有戚戚焉,迅即同仇敵愾;結果消息外洩,官府側目。而且,清初喇嘛教勢力龐大,和佛寺時有糾紛;最後喇嘛與官府聯手,乘夜攻入少林寺,見人就殺,並放火焚寺,只有掌門至善的師兄至悟突圍而出,但左眼也受傷失明。
至悟後為興化府蔡家所救,將畢生武學盡傳少莊主蔡九儀,囑其延續南少林一脈。至悟死後,南少林「僧派」已絕;蔡九儀為「俗派」第一代掌門,但為逃避清廷追緝,不敢明目張膽地以少林弟子自居,乃稱蔡家拳派。
蔡家拳派為我國嶺南五大宗派之一,傳到第五代弟子陳拾陸,因與人較技、失手殺人,為逃避官府追緝,隻身逃到台灣艋舺(萬華),並收忠義武館創辦人吳大朝為徒。
陳拾陸在一九○四年過世,臨終前交待吳大朝至莆田正式投入師門。那時蔡家拳派由蔡亞尾執掌門戶,他因二個兒子吸食鴉片成癮、體弱不適習武,乃將全身藝業傳給吳大朝,並立為南宗少林俗派第六代掌門。
江湖路上,英雄來往
如今,南宗少林已傳到第八代,時已至民國,反清復明思潮早成歷史雲煙,但他們的拳式口訣仍傳了下來。起手式是這樣的:八荒共神州,日月(明)照山河,半壁江山在,四海一心同。
目前在台的南宗少林一脈,除了位於豐原的忠義總館外,還有四十多個分館,皆供奉達摩祖師。各館所教學生不計其數,但嫡傳的入門弟子不過六、七十人。
民國六十四年,第一屆中華國術世界盃比賽在東京舉行,南少林派第八代弟子陳昆良上陣,一舉奪魁。
江湖路上,依是英雄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