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今年十一月七日,中央日報第三版刊載了謝東閔先生「為漢學研究園區催生」一文,著眼於理想研究環境的建設,固屬高瞻遠矚,而「我國如在漢學的研究方面保持現狀,必將落在人後」之語,尤其發人深省。爰就漢學研究目前的狀況,得失的檢討,及未來發展的前瞻,略抒己見,俾有識之士,共期共勉。
二、目前的狀況
動亂的時代,對高層文化的傳承發展,必然會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從民國廿六年抗戰開始,中國就一直陷於極度的動亂之中。民生凋敝,文物摧毀,誰還能顧及到學術的研究發展?
遷台後,又得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學術文化的生命才得略現復甦的生機。民國四十五年以後,公私立大學先後成立高深研究的文科研究所,陸續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研究人材的新生代,終使漢學得以延續與發展,這其間算來正好有廿年的斷層。
大陸上更因思想的限制,物資的缺乏,加以後期紅衛兵的破壞,那種青黃不接的情況可能更為嚴重。
學術文化的斷層,會造成對歷史遺產的茫然和懷疑,傳統的生活意識也自然失去其指導力量。
動亂後的調整適應期間,為尋求快速安定與強壯,自會採取功利現實的價值觀念作為主導。所以經由加工出口的經貿政策,中小企業的工商業,在最短期間,使台灣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國際間譽為奇蹟,雖然值得興奮,但隱伏的多少危機,卻更令人擔憂。所幸這些年來,經濟繁榮,民生富裕,教育界和出版界的相互配合,各方面人才的培育,收穫可稱豐碩,其間也確實有不少人投注其生命於傳統漢學研究的園地之內,肩負起承先啟後,為生民立命,給思想作播種和扎根的工作。
儘管時代在變,環境在變,這卅年來執著耕耘的成績依然是可觀的。斷層後的接續工作,不但不成問題,而且蓬勃發展的趨勢,也足可與現實的思潮相頡頏,進而更期盼其能重掌未來思想觀念的主導地位。
三、得失的檢討
過去的環境較差,資料的取得也頗不易,研究的方法也不大講求。一般大都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型態一樣,都是在「個人打爛仗」,缺少整體的規劃,沒有集中人力,缺少大型生產的遠見和觀念。各人運用其自身的資本,也注意到市場的需求,而作小規模的投注。
開始的時候,漢學研究大致偏重於小學方面,也就是文字、聲韻、訓詁、語法、修辭等。由小學可通往經學和諸子,所以差不多所見的論著都是走考據的路線。考據的研究態度重在嚴謹細密,因此在漢學研究的基礎上,確實是植根頗為深厚。
其後文學、史學、義理思想及語言學等,發展的方向遂廣。近十幾年來,文學與義理思想的研究人才越來越多,而且有關現代文學、文學批評與理論,及近世思想等方面,尤其受人矚目。雖然這是發展的趨勢如此,但經學與諸子的偏枯,未必是好現象。就整體漢學而言,代表主流思想的經學與諸子應該屬於主幹部分,如果枝葉繁茂而主幹枯萎,則重要的導向可能會因此而失控。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過去大都偏重於整體歸納而已。資料的蒐集確實是耗時費力,再經整理歸類之後,大體上說來已夠相當份量,所以很少有人能更進一步地深入研探了。
在學術研究的程度與其價值而言,這樣平面的資料匯整,應該只能算是深入研討的準備工作,必須還要加工分析判斷,綜合提煉,也就是要經歷思辨的過程,才算是進入研究的領域。平面的匯整結果仍是知識而已,經過思辨以後的所得才是自己的學問。這種價值評準的觀念沒有建立起來,成就終究是有限的。
再者,學術研究當然是力求其精深細密,博厚高明,但也絕不是只供少數人高冠危坐,肆意講論之餘,或點頭讚嘆,或自然陶醉就算了事的。如宋明理學家所討論的,並非全屬玄虛空疏的心性理氣而已,而是要求透視普遍大眾的人性本質之後,發揮人類德性的內涵進而提昇生命意義的認識,改進共同生活的品質。
如果我們把那些體驗的理論、存養的工夫、學問的價值,限制在極少數具有慧根的人才能欣賞接受,不須引發廣泛的共鳴或影響,這種態度恐怕也是值得反省和檢討的。至少也應該適時地作自我考量,耗費這麼多心力,究竟對國家社會是否具有實用價值的效果。
四、發展的前瞻
基於前述漢學研究目前狀況的瞭解,以及研究方向、方法、態度等方面大體得失的檢討,我想可以提出以下幾項具體的、前瞻性的建議,俾供有識之士共同努力的參考。
1.研究發展政策的決定
為使社會大眾對推動漢學研究的重要性皆具共識,首先須由政府作成政策性的決定,並由中央編列預算,交由文化部長期執行,以期實效。政策內容可邀請學者專家共同會商,研擬發展漢學之步驟與綱領,及推動漢學研究之方針與方法。將綱領計畫公佈周知,針對各類研究計畫,採自由申請之方式,發放專款,以利研究工作之進行。
大陸上現正由社會科學院以數億鉅款推動古籍之整理,全面開展有關漢學之研究,其研究範圍已不限於考古、語法、中醫藥等科目,放假以時日總會有相當的成績。那邊就是以專案政策的決定來作全面工作推動的主力,而且有鉅額的專款以為支應。這類重要工作的進行透過這種方式確實具有影響與實效。至少比任由個人盲目研究,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重複與浪費。
2.明道致用目標的認同
學術研究不是高貴的點綴,研究成果更不是殿堂的陳設。漢學是東方思想文化的表徵、精神文明的資產,數千年來一直在指導著我們東方人,在各種變幻的時代裡,如何透識生命與人格的價值,如何掌握生活意識的導向,那些博厚高明的理論,必須落實到歷史現實層面,才能獲得驗證,才能得到普遍的認同與肯定。今天又遇到所謂的社會轉型期,更需要經過深入的研討作再一次地證明,惟有我們前人智慧所累積的精神文明,與西方輸入蓬勃發展的物質文明取得平衡,才能為人類開創安定幸福的未來生活。所以治學的目標在明道,而明道的目標在致用,這種觀念的體認,應該可以給學術界帶進不少清新醒腦的空氣。
3.集體作業計畫的推動
由於社會的進步、知識的提昇,埋首孤獨研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今後當走向集體與整合的方式,才能達到致廣大而盡精微的理想成效。
個人的智慧精力畢竟有限,所能開發的程度或境界,實無法與集合群力、整合科際的結果相比擬,這點早已無庸置疑。問題是在這類集體作業計畫的提出與推動,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倡行;另一方面更需要高瞻遠矚的領導胸懷,和集思廣益的容納雅量。至少應該破除派系觀念,打開校際隔閡,群策群力,共同為振興漢學而犧牲貢獻,始望有成。
4.開拓智慧方法的重視
過去對於學術研究,一般說來應該不可能沒有方法;但對方法不大重視倒也是事實。而且方法的運用,必須與研究目標相契合。目標懸得不高,方法簡單,也就不須如何講求了。如果今後能提高研究目標,則開拓智慧的研究方法是必須予以重視的。當然研究主題各自不同,方法的運用也未必能以固定的模式逐一套牢。但至少應該承認,僅止於匯集、整理而已,低層智慧方法的運用,恐怕已不能滿足於未來的水準了。透過思辦歷程,討論疑難,解決問題,研判真相,建立理論等,應屬於較高層次的研究方法。
五、結語
也許不久,中外國際間,海峽的兩岸,學者們在會議中碰面的機會越來越多,彼此觀摩乃至相互較勁的場合終究是避免不了的。當然應該擁有我們的自信,但更期望我們都有支撐那份自信的實力。過去的卅年,我們已為文化斷層做了接續;今後宜更共期共勉,漢學的研究,放眼天下,捨我其誰。
(本文作者為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