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文化衝擊
來台灣後,他發現台灣人不僅對「外勞」、「外配」存有偏見,更對整個東南亞移民社群都抱持有色眼光。像是最近,「INTAI」訪問了一位「來台訪查在台印尼人之生活境遇」的LIPI中心研究人員,他在台北東奔西闖半個月,才終於了解自己的國家被貼上貧窮與落後的標籤,還遇過計程車司機突兀問他:「印尼有車子開嗎?有看過百貨公司嗎?」深受「文化衝擊」的研究員,報告中仍建議在台同胞:「請別因為遭受少數人不友善的對待,就羞於承認自己的身分。」
深有所感的曾國榮,更想呼籲:「請停止內部分化,印尼人不分本土、華裔都該互助合作,國家才有未來!」這也是他寫小說的初衷。
然而,台北經驗也讓他大呼「上當」:「原本只想停留一、兩年,沒想到從此再也離不開!」「離不開」的理由,除了台北便利的生活及混熟了之後就超友善的人群,還結識了同為華裔印尼人的女朋友劉珊帝(即後來的太太),更重要的是:「我在這裡可以同時跟很多國家的人交朋友!」
曾國榮曾做過調查,發現來到店裡的訪客廣佈四十多個國家,而許多初來乍到的印尼人也都先來此「投石問路」。曾國榮愛上這種身處「小型聯合國」的感覺:「如果我搬回印尼,哪裡找得到像這樣開放的環境?」
就這樣,曾國榮離開校園後繼續以商務簽證留在台灣經商,由於小說出版得到迴響,激勵了曾國榮進一步實踐盤旋已久的念頭──辦一份屬於在台印尼人的雜誌──而且「要做就要跟台北的商業雜誌媲美,讓人對印尼刮目相看!」

「INTAI」的封面人物囊括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的在台印尼人。左一為僅有16頁的創刊號,目前雜誌已「進化」為100頁、專業排版的精緻刊物。第二期(左二)封面人物即是「粉絲很多」的央廣印尼語召集人譚雲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