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偶是一種中國民間藝品,造型樸拙,卻極富巧思,充滿鄉土色彩。它源起於宋而大盛於清代及民初。泥料極易損壞,能夠流傳至今仍妥為保存的泥偶已很有限,因此格外受到珍視。去年春節,自由中國台灣的省立博物館展出該館珍藏多年的中國泥偶,前往觀賞者無不深受吸引,至今仍回味無窮。於是「藝術家雜誌」從國內外繼續搜求當年由大陸各地工匠製作的泥偶數十件,拍下照片,出版「中國鄉土藝術」一書。這些可愛的中國泥娃娃,使人們激起了一種返樸歸真的鄉土情懷。
一列浩浩盪盪的迎親隊伍,足有四、五十人之多,有的舉「開道」旗,有的敲鑼打鼓,還有的提喜燈、抬花轎、掌大旗,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多麼有趣的主題,一個個多麼唯妙唯肖的泥人,讓人看著不由得發出會心的微笑。這是一組不到七公分高的泥偶,當年大概是一般普通人家的玩具或擺設,如今可成了稀奇、珍貴的寶貝了。
任職於故宮博物院科技室的宋龍飛先生,曾經花費許多時間研究這種鄉土泥偶。他表示,這種鄉土藝術不僅看來拙樸、有趣,而且想像力豐富,與當代的民間生活充分結合。它不歌頌王室的聖明,不讚揚大人物的豐功偉跡,也不像文人隱士般孤芳自賞、傷春悲秋,更沒有冷峻的說教面孔,只是單純、直接地表達了鄉人的情感和想望,充滿福祿壽喜的希冀和忠孝節義的規範。宋龍飛認為這豐富的民間藝術瑰寶,值得我們好好挖掘與欣賞。
迎親隊伍的局部圖。(藝術家雜誌提供)
捏泥技藝淵遠流長
宋龍飛談到中國人捏泥的歷史,最早甚至可推溯到古籍中有關女媧的神話故事。根據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記載:「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氏乃搏黃土作人……」。這是中國第一個用泥土捏人偶的傳說。其後從商代晚期到明代,一直有殉葬土偶的習俗。這種殉葬用的泥偶,稱為「俑」,用泥土捏成衛士、僕人、樂妓、舞妓,以及駝、馬、牛、羊等,為死者陪葬。此外,唐代佛教大盛,佛像的塑造也開展了中國捏泥技術的另一層面。但真正用於玩賞的泥偶,則開始於宋代。
宋代泥偶,與宗教民俗有密切的關係,祈福意味極濃。當時最普遍的一種泥偶,就是「泥孩兒」。這是一種男童模樣的泥娃娃,胖嘟嘟的臉龐,加上碩大耳垂,具一般中國人所認為的「福相」。由於以前傳統社會中講求「多福、多壽、多男子」,因此這種泥娃娃往往代表了一般人「求子」的願望。根據宋代「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當時的人們每在七月七日晚上,上街買個泥娃娃,放在乞巧樓祭拜一番,祈求來年得個胖兒子。
泥娃娃因產地的不同,還有許多名字:如「泥孩兒」、「土穉」、「黃胖」、「摩睺羅」……等,杭州至今仍有「孩兒巷」,傳說即是宋室南渡後,因善塑泥孩兒而得名。
坐馬車回娘家,回家的女子笑得多開心、多生動!(藝術家雜誌提供)
清代泥偶風行全國
到了清代晚期乃至民初,泥偶才真正成為風行全國的玩具。我們在故宮所藏的清代名畫中,常可看到貨郎負擔叫賣泥偶玩具的景象。丁觀鵬的「太平春市圖」即是一例。這時玩具泥偶的製作,不但普遍深入民間,且名家輩出,製作題材也很廣泛。
但求子的泥孩兒仍是泥偶中的重要素材,甚至受到皇室的青睞。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無錫惠泉山下,看見藝工王春林製作的泥娃娃,大加讚賞,使得這種原本只是鄉人所鍾愛的民俗玩偶,一時聲名大噪。而惠泉山下的泥孩鋪也因此大量開設,使無錫成為製作中國泥偶最負盛名之地。
除了泥孩兒之外,反映日常生活的泥偶玩物也大有可觀之處。一組組製作精巧的泥偶,有:哺乳的婦女,對鏡梳妝的小姐,趕豬的屠夫,牧羊的小孩,還有敲鑼打豉的迎親隊伍,賣餅、挑擔的小販,鄉村理髮師……等等,幾乎將小市民的生活百態都呈現在泥偶上了。
小丈夫和老少配,高八公分,頗饒趣味。(藝術家雜誌提供)
泥偶童玩,吉祥避邪
還有不少成套的戲劇人物,如:三娘教子、遊湖借傘、武松打虎……等。這些泥偶巧妙地表現出各種人物的特徵,當父母就著泥偶,一一為孩子們講述它們背後所蘊藏的傳奇故事時,孩子從它們的衣著、相貌、姿態與神情當中,很容易就領會了故事的真義,也在小腦袋裏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於是一個個泥土玩偶,就被孩子賦予了生命。每當貨郎的搖豉聲近,引領企盼的孩子,莫不央求父母再挑幾個新泥偶來說掌故,要不,就自個兒就著紅紅綠綠的玩偶編故事,也能自得其樂。
此外,五顏六色的獅、虎、青蛙、公雞……等動物泥偶,更以模型大量製作。大人喜歡購買獅虎一類的童玩給孩子嬉戲伴玩,多半是因它們在中國民俗上,帶著吉祥避邪的意味。而小巧的青蛙、公雞,多由極富巧思的工匠鑽了洞,變成可以吹出聲響的笛子,孩子們得了更是歡喜倍至。
小丈夫和老少配,高八公分,頗饒趣味。(藝術家雜誌提供)
製作者大半未曾留名
這些色彩繽紛、精緻可愛的玩具泥偶,給中國民間大眾,尤其是天真的孩子,帶來了極其生動、歡樂的世界。我們幾乎可以想見勤樸的鄉民們,在農閒之時、節慶之日,與孩子們共享泥偶之樂的和諧景象。然而,投注畢生心血、精心製作這些生動泥偶的工匠們,卻多半沒有留下名字或店號。他們多為一般平民百姓,憑著一股與鄉土休戚與共的生活感情,和世代相傳的技法,用最自然的材料、勤樸的雙手和敬謹的心情,製作出吉祥可愛的泥偶玩具。他們雖然沒有留下名字,但仍有不少關於泥偶製作者的傳奇,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作家沙錚先生在他的「故都風情畫」一書中,就有一段有關北平一位擅製泥偶匠人的故事:
「北平的玩具攤子上,有許多極為精緻的小玩物,都是先用黃土捏成型,燒炙後,再上顏色,無論小人、小馬都逗人喜愛。……老一輩的人說,這是一種專門的手藝,最出名的匠人叫做『泥人張』,祖傳數代都以捏泥人維生。不但手法精細,連『和泥』也有一套,秘而不傳外人。講究捏出來的泥人兒,不變型、不龜裂、也不掉色。當時『泥人張』名氣很大,外國人到北平觀光遊歷,多要拜訪一番,甚至不少外國有名的雕塑家,也聞名造訪。」
牽驢賣花。(藝術家雜誌提供)
袖裡捏泥功夫高
沙錚先生還描述了一段有趣的傳說:「有一次,一位外國名家特別帶了翻譯專訪泥人張,以瞭解此一中國民間藝術家的成就。雙方見面後相談甚歡。只見泥人張一面說話,兩隻手一面不停地在袖子裏動來動去。一盞茶尚未喝完,泥人張取出一物交給對方,並告訴翻譯說,這就是這位洋人的半身塑像,洋人看得目瞪口呆……。」
像這一類「袖裏捏」的說法,有不少相仿的故事流傳,不論是泥人張或泥人王,似乎都頗擅此道。雖不知其真確性有多高,但也可略知在當時人們眼裡,這些捏泥人技術的精湛了。
從這一段記錄中,還可得知泥偶的捏製方法,多半是以黏土捏成型後,經過素燒,再以塗料上漆,似乎十分簡易。但他們這種隨心所欲、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夫,絕非一朝一夕可成,應是代代相傳,經過百般磨練後才可得的。
賣水果。(藝術家雜誌提供)
具有童稚、樸拙的趣味
這些生於斯、長於斯、傳技於斯的鄉土藝人,自然而然地在作品中流露出濃厚的地方色彩,也多少添加了一些個人的想像力和特殊技法。因此,不同地方的泥偶,就有不同的風格。無錫泥娃娃總有一股無錫風采,北平的兔兒爺也自有京都氣派。然而儘管地方風味各有不同,當你把這些泥偶擺在一塊兒,仍然一眼就可瞧出它們的中國味兒!
泥偶一般造型單純卻不單調,藝匠們通常大膽地捏塑出不合比例的造型和尺寸,卻忠實地呈現出事物真正的精神面貌。拿老虎來說,藝匠多半能夠充分把握虎面的特徵,而捏出一個比虎身還大一半的虎頭:大眼睛、插上棕毛長鬍鬚,兩隻耳朵可能用彈簧支著,會動。當然,少不了額頭上要畫個傲視百獸的「王」字。它們的四肢短小得幾乎看不見,再加上五顏六色、鮮麗無比的虎皮,的確不像山上的真老虎。但是鄉人們一眼瞧見,就知道這是只老虎,而且還是只道地的中國虎!
在色彩方面,藝人們也發揮了這種無拘無束的特性。兔子不定是白的,老虎也不全是黃色。他們將中國人最喜愛的紅、黃、綠、青……,各種喜氣、熱鬧、象徵著吉祥富貴的顏色,肯定有力地塗繪在每一件泥偶上。再加上流動的線條、明朗單純的造型,都確切地說明瞭中國泥偶的特色,和中國人樂天、豪放、淳厚的民族性。他們從不擔心這些五彩的色澤會被認為俗氣或粗野,因為他們明瞭鄉人們心底那份共通的生活情感與審美尺度。因此,他們成竹在胸,該強調者強調應誇張者誇張;該減弱者減弱,應省略者省略,從心所欲地用童稚、純真的心靈,來看萬事萬物,然後用泥土和顏料,捏塑出其間所涵蘊的精神特質。
冰糖葫蘆。(藝術家雜誌提供)
為現代陶藝工作者啟發一點靈感
在匠人們的慧心巧手下,泥偶的世界,充滿了樸實、淳厚、歡樂、吉祥的情味,它像一面鏡子,忠實地映照出廣大勤懇的中國人心中的一片純美淨地。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型態的轉移,忙碌的工商業社會裡,再也難尋昔日的單純與樸拙。經過一番西潮與現代化的洗禮衝激後,生活在自由中國台灣的中國人,近年來重又鍾情屬於中國傳統的一切:中國穿、中國茶、中國式的家居設計、中國童玩、中國童話……,所有中國風味的一事一物,都得到人們的重新估價。當此之時,我們介紹這些可愛樸拙的中國泥偶,除了讓人們勾起甜美溫馨、返樸歸真的親切感情之外,不定也能為一些極思揉和傳統與現代,開創屬於這一代中國風貌的陶藝工作者,啟發一些靈感?
賣大餅。(藝術家雜誌提供)
叫賣餛飩。(藝術家雜誌提供)
賣燻魚。(藝術家雜誌提供)
賣饅頭。(藝術家雜誌提供)
剃頭擔。(藝術家雜誌提供)
賣水車。(藝術家雜誌提供)
山東紅馬。(藝術家雜誌提供)
標準的「中國虎」造型。(藝術家雜誌提供)
陝西的福祿壽星。(藝術家雜誌提供)
廣東的戲劇人物泥偶。(藝術家雜誌提供)
廣東的戲劇人物泥偶。(藝術家雜誌提供)
廣東的戲劇人物泥偶。(藝術家雜誌提供)
廣東的戲劇人物泥偶。(藝術家雜誌提供)
各式各樣的「泥娃娃」。(藝術家雜誌提供)
廣東的「母親餵乳」。(藝術家雜誌提供)
「拉架」的態式,在鄉村經常可見。(藝術家雜誌提供)
龍船,廣東省。(藝術家雜誌提供)
陝西省五顏六色的「坐虎」。(藝術家雜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