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襲擊全球的低迷時刻,哪一個產業的成長率竟能奇蹟式地勁揚30%?
答案是──中國電影業。
不熟悉中國電影市場的外人很難理解,大陸民眾的平均年薪只有二萬多元人民幣,影視產品盜版猖獗,北京、上海的電影院票價高達60-70元人民幣,比香港、台北還貴。在所有產業慘淡經營的2008年,大陸電影票房竟出現「井噴式」的火熱演出,創下人民幣43億元(約合新台幣205億元,是台灣總票房的4倍)的驚人紀錄,2009年更可能突破60億人民幣。
電影界人士解釋,正因為年輕人買不起車子、房子,但是花數十元人民幣就可以進電影院享受一場聲光娛樂,中產階級消費力崛起,造就了龐大的內需市場。
事實上,今日中國大陸的電影榮景幾經轉折,得來不易。
二十多年前,主導製片的中共國營電影製片廠出現嚴重虧損,1982年中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提議,向香港借將,找來張鑫炎導演,由國家體委會借調18名武術人才協助拍攝功夫片《少林寺》,上映後風靡了中國、香港、東南亞等華語市場,更造就了初登銀幕的李連杰成為一代巨星,從此拉開中國與香港合作拍片的序幕;李翰祥的宮廷歷史大片《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也是在這種氣氛下誕生的作品。
風水輪流轉,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香港電影業因一味搶錢、粗製濫造、黑道介入等複雜因素,導致「亞洲好萊塢」的盛名急轉直下,市場逐漸被西片佔據。中國也適時祭出合拍大利多,香港電影人湧進大陸拍片,找到春天。
現在,華語電影又來到了大轉折的路口,兩岸電影業在目前政治大和諧的時刻,無不期望透過合作拍片,共榮華語電影。然而,中國大、台灣小,兩岸電影文化的優勢如何互補?
北京京承高速公路往東北方向一小時車程外的北七家出口,郊外的寶隆服飾公司是中國大型古裝電影服裝製作的大本營,尋常的工廠外表並不特殊,室內走道的牆上掛著《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十面埋伏》等大型海報,訴說著光榮戰績,來自台灣的導演蘇照彬正在和日本造型設計師和田惠美討論新戲《劍雨江湖》劇中人物的服裝造型。
10月底新片已在上海開鏡的蘇照彬,正緊鑼密鼓地籌備前製定裝作業,和田老師所繪的一本厚厚彩色草圖攤開在桌上,化妝師在旁為演員戴頭套、打粉,「臉上來個刀疤,」他說,等會換上戲服後,再看看整體感覺。
1985年因日本導演黑澤明作品《亂》而榮獲美國奧斯卡獎最佳造型設計獎的和田老師,是近幾年中國大型古裝片的主力設計師,當年拍攝《亂》片,籌備3年;此次8月中才拿到《劍雨江湖》劇本的和田老師,深感時間緊迫,但仍為劇中的殺手、俠士、官宦人家、百姓等設計出七十多套華麗服裝,簡單的大色塊藍布與紅布,極簡的東方設計,深具視覺效果。
中國電影市場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襲擊後仍有奇蹟演出,票房成長幅度達30%,影城數量也在快速成長中。右圖為北京知名的萬達影城。
新趨勢:跨國合作
《劍雨江湖》是典型的亞洲跨文化合作,工作現場國語、廣東話、日語、英語混合使用,攝影師黃永琚B武術指導董瑋,以及其他基本製作班底多為香港人,這是蘇照彬繼2005年的驚悚片《詭絲》後另一部更大型製作。
兩年前蘇照彬應華裔導演吳宇森的製片張家振之邀,希望為馬來西亞女星楊紫瓊量身打造一齣武俠片。劇情敘述一位武功高強的女殺手想金盆洗手,易容改裝過起平民百姓生活,她在小鎮上結識一位純樸樂觀的男子,一心想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時,江湖各路人馬卻不放過她,因為她擁有人人都覬覦、可練成絕世武功的達摩遺體,於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殺戮就此展開。
張家振找到中國小馬奔騰公司、香港寰亞公司,以及台灣三立電視、遊戲橘子公司共同投資,成本1,150萬美金(約合新台幣3.7億元)。卡司除了楊紫瓊,還有台灣的大S、戴立忍、張震,港星于文樂,中國王學祈,韓星鄭雨盛等人,是一部劇情懸疑、娛樂性高的武俠片。
身為《劍雨江湖》製作團隊中唯一一位來自台灣的電影人,又肩負導演的成敗重任,蘇照彬的思考很簡單,「台灣太久沒有拍過大型古裝片,兩岸製作條件差異太大。」他比較說,在上海和浙江橫店影視基地拍戲的成本約是台灣的五分之一,「中國的道具和服裝製作夠專業,人力與物力的優勢明顯,我想繼續走導演路,來中國拍片,路線可能更寬廣。」
2001-2008年中國電影產量成長趨勢/資料來源:中國網(china.com.cn)「2008年中國電影產業報告」
大陸市場現況1:產量與票房節節高升
「好戲需要大舞台!」中國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花建在《文化+創意=財富》一書中的這句話,最足以形容目前中國的電影現況。中國的電影舞台有多大呢?
1993年,中國廣電總局開始進行一連串電影改革:首先是國產片由原本的國營中影公司統一發行,改為由各製片廠與地方發行單位自行決定,讓民間參與;1996年開放民間企業、社會團體和公民以贊助或投資方式參與電影製作;2000年開放中外合資經營電影院,但中方投資比例不得低於51%;2003年允許外資進入中國製片業等。
政策的開放,讓民間看到了投資機會,中國電影產量也從2001年前平均每年100部的歷史徘徊數字,2004年突破200部,2007年再翻一倍,增加到400部,至今一直維持在這個高檔數字。
電影票房收入更是大幅成長,2003年SARS疫情蔓延時,中國戲院停映3個月,全年票房只有10億元人民幣(張藝謀的《英雄》一片就囊括2.5億元);但之後每年以平均增加5-6億元人民幣的速度上升,2008年中國電影業傲視其他電子與傳產業,成長幅度30%,來到43億元人民幣,短短6年,電影票房翻了4倍多。
不少人預估,不出1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電影市場。
「未來3-5年將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票房一定突破百億人民幣,現在還只是起步階段,」2002年成為民間第一家拿到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的中國保利博納公司總裁于冬信心滿滿的說,美國三億多人,電影院有三萬多廳,每年片量六百多部;大陸若以現在一年平均增加600塊銀幕的速度來計算,2009年底可達到4,600塊,以1979年中國的觀影人次曾達9億人來估算(當時票價一毛錢),至少還有10倍的成長空間!
2003-2008中國電影票房成長趨勢/資料來源:中國網(china.com.cn)「2008年中國電影產業報告」
大陸市場現況2:國片與西片分庭抗禮
除了大量投資興建電影院外,中國電影市場不像台灣、香港,無所限制地開放外片進口,任憑市場被好萊塢電影霸占;2001年底WTO敲開大陸國門,迫使中國開放外片進口,但至今一年也只有50部配額,其中美國片不得超過20部,國產片因被保護仍有利基。
以觀眾喜好程度來看,讓港台電影業稱羨的是,民族意識高漲的大陸觀眾竟然不愛好萊塢,最愛國產片。2004年票房冠軍──張藝謀導演的《十面埋伏》(1.53億人民幣),打敗《魔戒3》(8,633萬人民幣);2006年《黃金甲》(2.3億人民幣)也超越好萊塢大片《達文西密碼》(1億人民幣)。
不過,好萊塢勢力不容小覷。若以入關前後為分界點,2001年前每年不過進口10部美國電影,就已占據中國票房的半壁江山,當時中國電影資金少、設備陳舊、人才缺乏、產業機制不成熟,根本不是好萊塢的對手。但隨著改革深化,由計畫經濟走向市場,吸納各方人才,2003年大陸國片票房首次超越進口片(占55%),至今維持五五波態勢。
台灣導演朱延平的年度大戲《刺陵》,請來周杰倫和林志玲兩大巨星合作,遠赴中國戈壁沙漠拍攝了幾個月,劇中有不少飛車奔馳、被士兵追殺的驚險畫面。
港台攻占市場利器:合拍片
值得深究的是,從2003年開始,「合拍片」就是大陸電影市場的「主打」產品。
2006年在大陸賣座的電影如《神話》、《七劍》、《頭文字D》等,都是中港台合作的作品;2008年有8部合拍片創造佳績,2009年票房破億者也多是合拍片。
中國開放與其他國家合拍電影已有30年歷史,1979年長期封閉鎖國的中國,為塑造改革開放形象,亟欲透過文化、體育等軟性外交手段與世界交流,當時的中宣部部長胡耀邦建議,在文化部之下成立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製公司),作為統一管理窗口,開啟了中國與境外合作拍片的序幕。(見〈末代皇帝〉一文)
總計,30年來,中國與全世界各國合作拍攝的影片達750部,香港占70%。合拍片大繁榮期的2001~2008年,中外合作電影數量達286部,其中香港占201部(70%)、台灣23部 (8%)、美國29部 (10%)。
2009年10月26日,中製公司總經理張恂在台北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合拍電影座談會上,向台下躍躍欲試的台灣導演和製片們,說明中外合拍片的申請程序:首先,故事的發生地點沒有限制,但故事內容、人物要與大陸有關,而涉及色情、暴力、宗教、第三國名譽、貶損中國人形象、過於低俗、違反中國法律等情節應避免。其次,編劇是哪一國人也沒有限制,可以兩國合作,但主要演員,中方必須占三分之一以上。
待劇本完成後,下一步就要尋找一家信譽良好的大陸製片公司合作(國營或民間皆可),雙方協商好投資比例、市場與版權分配後,向中製公司遞交完整劇本,中製公司會先審核劇本,如果情節不符規定,就送回修改,通過後才會核發拍攝許可證。影片拍攝完成後,還要再送電影局審查,許可後才能在大陸上映。
台灣導演陳國富睽違多年的新作《風聲》,以大卡司的陣容、大製作的規模,諜對諜的緊張劇情,牽動著兩岸觀影者的情緒。
香港經驗: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中國對合拍片進行劇本、影片審查的嚴格規定,讓不少台港創作者裹足不前。十多年前即進軍大陸的香港電影,也留下一個深刻的歷史議題:究竟合拍片是挽救了香港電影,還是扼殺了香港電影最令人稱道的多元類型與特色?
2003年6月,中國與香港政府簽署「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其中涉及電影產業鏈的部分,包括:香港拍攝的華語片可以不受進口片配額限制,在中國發行;香港與中國合拍片可視為中國「國產片」,在大陸發行;香港公司可以在中國以合資、合作方式投資興建電影院,也可控股經營。
2005年1月又進一步允許香港可以在中國設立獨資公司,發行國產影片。種種措施都為香港電影融入中國打開一道方便門。
北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在「走向後合拍時代的華語電影」一文中分析,30年來中港雙方從「各取所需、合作活躍、共臨危機到互補共贏」,電影資源早已全面融合,重心也悄悄位移。
例如早幾年香港明星「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始改變,中國新一代女明星如周迅、張靜初、徐靜蕾、范冰冰等,都在合拍片中獨挑大樑。2005年之後,中港每年合拍片數量都在30部以上,幾乎是香港電影年產量的一半,純粹的「本土」港片越來越少了。
台灣導演朱延平的年度大戲《刺陵》,請來周杰倫和林志玲兩大巨星合作,遠赴中國戈壁沙漠拍攝了幾個月,劇中有不少飛車奔馳、被士兵追殺的驚險畫面。
與大陸合拍誘因──有市場,有理想
2009年10月下旬新聞局主辦的「華語電影製片論壇」上,邀來了香港監製吳思遠和導演陳可辛,與台灣電影人分享「合拍片」的心得。
「香港電影一直都有個致命傷,人口不過700萬,就算一半人都進電影院,也成不了氣候,我們非常需要海外市場。」吳思遠說,20年前香港電影業還如日中天時,他心裡就很明白,如果不去開拓大陸市場,只有死路一條。
已經在大陸投資7家電影院的吳思遠,形容大陸電影市場近幾年的變化,「不像氫彈,也像炸彈。」看電影是30歲以下年輕人的社交活動,企業也會團體「包場」讓員工來放鬆一下,他的電影院就發行每張1,000元人民幣的儲值卡,過年過節都可以賣出上百萬元人民幣,很多人都把儲值卡當成禮物贈送。
1998年因受到美國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賞識,到好萊塢拍攝《情書》的陳可辛,轉了一大圈,2000年又回到亞洲。當時陳可辛觀察大陸情勢,認為自己不太拍古裝、虛幻題材,而現代故事又有太多禁忌,轉而興起以「筷子文化」為號召,串聯日、韓、泰、台、港等3億人口的「泛亞洲」力量。他跑了很多國家,說服片商投資亞洲新導演,監製了《十二夜》、《春逝》、《晚孃》等十多部電影,結果卻賠得很慘,只有《見鬼》、《三更》等鬼魅片賣座,還一連拍了好幾部續集。
「鬼片來來回回就是那幾招,想不出更有新意的故事,」陳可辛說。後來因有片商想拍歌舞片,他才真正進入大陸拍片,2003年以《如果愛》得到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之後又完成《投名狀》,而監製的新片《十月圍城》也將在年底上映。
相較於台、港觀眾因年齡或社經地位喜好差異,形成分眾結構,並不利於電影行銷;目前大陸電影沒有分級,仍屬於大眾娛樂。
陳可辛導演說,電影在香港首映、8位明星出席的盛會,香港媒體永遠只注意哪位明星的手和誰拉在一起等八卦,別說劇情,連片名都不見得會拍到,因此在香港作宣傳沒有太大用處。而大陸觀眾仍把電影視為催化社會進步的文化利器,媒體常常是5-6版製作專題,深入介紹。現在他每個禮拜從香港飛北京,都是為了宣傳,幾乎每隔幾天就會將新片消息掛上新浪網頭條,在大陸媒體對電影仍有高度理想和期待時,要好好利用這種氛圍。
中港台合拍電視、電影已有多年經驗,製作的片型多為歷史古裝劇。圖為正在中國最大影視城──浙江橫店──拍攝古裝電視劇的台港製作團隊。
合拍阻力:電檢制度
在「前進大陸」與「固守香港」的得失之間,有學者認為,香港電影為「迎合」中國市場需求,一向擅長的鬼片、殭屍片、色情片、搞笑片、警匪槍戰、幫派廝殺等類型電影,越拍越少,對創意是一大箝制;但不少務實的香港人則認為,生存更重要。
「即使真的扼殺了香港電影特色,也沒辦法,沒有市場就沒有生存空間,不是大陸扼殺你,就是被好萊塢扼殺,但至少在大陸拍片,還能用華語創作,」陳可辛說。
對於創作者很在乎的影片審查,陳可辛的實戰經驗是,很多審查意見想都想不到,例如主角的正邪黑白個性就要很分明,「大陸和好萊塢影片透露出的意識型態幾乎是同一個鼻孔,結局一定是好人勝利、壞人得死!」這不光是審查標準,也可能是順應「民情」。
不過,在《投名狀》中,陳可辛就硬要「和觀眾『擰』到底,讓大陸觀眾看了很彆扭。」改編自清代四大奇案之一「刺馬」的《投名狀》,敘述義結金蘭三兄弟的恩義糾葛,其中飾演大哥的李連杰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讓觀眾很費疑猜。
「為了人民,李連杰跪求慈禧太后減稅;但竟又做出殺死自己兄弟和弟媳婦的事,」陳可辛說,《投名狀》是一部黑社會幫派片,算是「借屍還魂」成功!
身為人父的陳可辛坦承,很多電影他也不會帶女兒去看;同樣的,大陸官員認為他們就是老百姓的爸媽,審查都是「為觀眾好」,也因為中國太大,水平很難控制,就給觀眾看得懂的東西吧,「別太多思考」。
電影是高投資、高風險事業,為分攤風險,跨國合作已成趨勢。圖為中國導演田壯壯(右二)執導、日本影星小田切讓(中間戴帽者)主演的《狼災記》來台宣傳畫面。
因應審查策略:退一步、進一步
對於審查制度,吳思遠認為,「大陸對於帶有意識型態的電影,關口卡得非常緊,只會慢慢開放,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即使電檢的改革步伐慢一點,仍要認識、占領這個市場。」
為了「適應」大陸審查制度,靈活的香港人就將警匪片(如講警察緝毒的《門徒》)剪出粵語版和國語版兩種不同結局。
不過,「這幾年大陸審查越來越開放,前幾年像《瘋狂的賽車》、《風聲》、《南京!南京!》這種內容暴力血腥的電影,很難通過,現在也過了,」陳可辛說。
香港電影人的共同意見是,大陸目前的電檢其實是一種談判,有退一步、進一步的空間。
《赤壁》監製張家振送審影片時,電影局看過後表示,張震和林志玲的「口條」(指說話口音)不像中國人,要重新配音。後來因林志玲自己覺得她的聲音太稚嫩,還是配音吧,而張震就在溝通後維持原狀。
當然,不見得溝通就一定有效。以10月上片、華裔導演李巨源拍攝的《窈窕紳士》為例,敘述一名到上海開設廣告公司的台灣女老闆,費心將大陸科技暴發戶改造成紳士的故事,其中一段在辦公室開會煙霧瀰漫的畫面,電影局表示,「我們開會不吸煙的,要剪掉!」明知這不是實情的張家振,也只能聽命行事。
2003-2008中國電影票房成長趨勢/資料來源:中國網(china.com.cn)「2008年中國電影產業報告」
合作空間:尋找覆蓋大中華題材
在電影這個強調新創意、新題材的娛樂行業,求才借將往往可以出奇致勝。當中國企圖將電影業打造成另一個好萊塢時,也必須不斷吸收優秀人才,為電影注入新鮮養分,以壯大聲勢。而晚發後至的台灣電影人,如今前進大陸,有何需要磨合之處?
「輸入台灣電影人並不難。香港可以適應,台灣怎麼不能?一張桌子中國人、台灣人、香港人坐下來,肯定是台灣人和中國人先聊起來,拋下我們香港人;香港和中國的文化差異更大呢!」陳可辛說。
「香港人才有斷層危機,這幾年幾乎很少看見新導演竄出頭,台灣新導演則是人才輩出。」資深香港製片人張家振除了擔任蘇照彬《劍雨江湖》和台灣新導演程孝澤《近在咫尺》的監製外,也在籌備《聽說》導演鄭芬芬的新片。
中國保利博納公司的策略則是港、台多方押寶,除了投資陳可辛監製的《十月圍城》,以及接下來籌備的新片《血滴子》、《鍾魁》等,獲得2009年金馬獎9項提名的《如夢》,由旅澳華裔導演羅卓瑤和台灣吉光電影公司合作,也是保利博納的投資標的之一。
「台灣是美國片在海外的第9大市場,總票房有10億人民幣(約合新台幣49億元),消費力夠,只是本土片沒有站穩腳步。相較於香港的中產階級多接受西式教育,台灣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超過香港,底蘊深。」于冬認為,在華語市場興起的大趨勢下,台灣、香港都應努力尋找能覆蓋華語區的大題材,將中國電影推上更高的高度,同蒙其利。
票房連創佳績的中國華誼兄弟公司,在「十•一」黃金周以諜報片《風聲》,和官方宣傳意味濃厚的「主旋律」電影《建國大業》正面對決,《風聲》的導演,就是睽違7年沒有新作的台灣中生代導演陳國富。
中國電視劇一年產量約有8,000集,25%為歷史劇,對道具與美術設計的需求很大,製作經驗也相當豐富。圖為北京懷柔片廠的道具室。
展望新局:「和」而不同
「《風聲》改變了華誼的電影語言,」一向被大陸媒體批評只靠大陸導演馮小剛獨撐大局的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表示,「透過這部電影,我想實現的東西特別多,它是新類型片、由兩名在內地尚未有票房保證的導演掌鏡(陳國富和高群書),起用的也是華誼簽約的藝人。」王中磊稱讚陳國富的導演功力,很能掌握商業電影的元素,又帶有文藝氣,結果上映一個月,大陸票房就破2億人民幣。
「20年前香港是亞洲電影中心,但現在看來也帶來負面影響,香港作品形式太偏警匪黑幫、功夫、無俚頭式喜劇等,缺乏足夠的人文深度和歷史感。」王中磊比較,香港電影人是中國影業可以合作的製作團隊,但不會是電影創作的主導者,因為現在市場在中國,要為內地觀眾服務,在這個文化背景下,台灣與內地的文化吻合度比較接近。
展望新局,2009年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2》在行銷宣傳尚不如《建國大業》的撲天蓋地之下,竟奪下5億元人民幣的最高票房,讓中國影業備感壓力與危機,中國政府還能堅守外片配額多久?未來幾年中國電影的黃金年代,也將是華語電影匯集能量的關鍵期,開發新導演、多方嘗試不同的故事和類型,為未來戰局做好準備,將中港台的電影文化「熔」於大銀幕中,就是努力方向。
經濟全球化必然帶來文化全球化,華語電影的出路,在於凝聚文化優勢,而不是重蹈中港台合作初期那種「台灣資金、香港製片、中國人文地景和廉價勞力」的短視模式,只有以有容乃大的氣度,博各家之長,展現文化魅力,才能贏得更多觀眾掌聲和共鳴。
而電影作為兩岸三地文化理解、文化調和的角色,更是日漸清晰。大陸觀眾也許很難明白台味十足的《海角七號》中,台灣民眾對日本殖民愛恨交織的特殊情感;明 (2010) 年初中國政令宣傳片《建國大業》也將來台上映,台灣觀眾又將如何看待中國對1949年國共內戰「一廂情願的歷史詮釋」?但至少,透過銀幕的密集交會,兩岸電影不只是看到金光閃閃的票房數字,也能看到文化鴻溝逐漸拉近、在大銀幕上共創「夢」工廠的可能性。
打造出《大腕》、《集結號》等好片的中國華誼兄弟公司總裁王中磊認為,中國電影市場潛力驚人,還有10倍成長空間。
2001-2008年中國電影產量成長趨勢/資料來源:中國網(china.com.cn)「2008年中國電影產業報告」
中國電影市場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襲擊後仍有奇蹟演出,票房成長幅度達30%,影城數量也在快速成長中。右圖為北京知名的萬達影城。
台灣導演蘇照彬的武俠片《劍雨江湖》正在中國拍攝。圖為10月中籌備期間,蘇照彬和日本知名造型設計師和田惠美在北京討論演員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