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底,日本片《再見了,可魯》在台熱賣,而隨著經濟能力提升,飼主對待愛犬、愛貓的規格也跟著升等,於是寵物美容、寵物美食、寵物診所、寵物網站、寵物節目、寵物雜誌、寵物旅館、甚至寵物三溫暖、寵物命理,還有寵物年菜......,一股伴隨寵物飼養而來的寵物經濟,在台灣逐漸蔓延。
觀察我們的周遭好友,總有這麼一兩個,對於寵物有著無比的熱情與執著,而政治圈中的立委大人們,不論色彩黨派,喜愛寵物者更如數家珍,像愛貓的蕭美琴、養德國狼犬的黃義交、李鴻鈞的拉不拉多犬、杜文卿和他的台灣土狗、唐碧娥的柴犬,以及會帶貓咪上節目的雷倩等。
至於商界也不乏其人,如自喻有烏龜精神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不僅收集了很多烏龜飾品,還飼養小陸龜。大黑松小倆口總經理邱義榮則是養了一隻會說話、通曉人性的鸚鵡,還經常被媒體拿來報導。
談起寵物,每位飼主都有一籮筐的心得與想法,背後也有許多小故事,寵物風潮在台灣,是愈來愈旺了。
33歲的黃伊可在士林夜市繼承了家族傳下的髮飾店。母親是愛狗一族,家中始終保持飼養5至8條狗的狀態,打從伊可有記憶以來,狗狗便是家中的一份子,生活中與狗的互動沒停止過。
愛狗的伊可總將比較乖巧的狗狗帶到店裡,原意是怕自己在店內無聊,沒想到狗兒意外成為髮飾店的活招牌,不少同樣愛狗的客人,都衝著小狗來光顧,也因為狗,伊可和客人成為好友。
伊可生性節省,自己一天常花不到一百元,但對於狗兒的花費卻一點也不手軟。幾年前,她飼養了一隻拉薩犬和土狗混血的大型狗凡凡,因腿部受不明病毒感染,長達半年時間,伊可帶著凡凡看遍各地名醫,而後為避免病毒擴散,凡凡的腿被截肢了,伊可仍舊每天背著十幾公斤的凡凡上下四層樓梯,並張羅了一台娃娃車好推狗狗去醫院打針,林林總總的醫藥費要二十多萬,雖然凡凡最後仍難逃死亡命運,也成為伊可心中最大的痛,但畢竟是盡力了。只是每每與朋友談起這段往事,重感情的她還是忍不住眼眶泛紅。

台北市著名的寵物餐聽「古斯塔夫狗狗咖啡屋」,除提供人的餐點,也設計了狗狗餐,並創立史無前例的狗狗算命服務。
為了貓咪買房子
30歲的李兆華則對於貓咪的喜愛難以言喻,她說沒有理由,從小就喜歡。
在財經投顧雜誌擔任副主編的她,目前養了11隻貓咪,每個月花在貓食上的費用約6、7千元。吃飯事小,比較麻煩的是「貓沙」必須定期替換,也是兆華倒垃圾時最沈重的負擔,曾讓她很慎重地考慮想買台推車使用。
都市裡養寵物並不方便,相信也很少有房東可以受得了房客養十幾隻貓。為此,兆華還買了間房子,就是為這群寶貝愛貓尋覓一處安全的窩。
細數兆華的貓兒,除第1隻是朋友所贈送外,其餘全是撿來的流浪貓,或網路認養的棄貓。4年時間,她前後撿了約四十多隻的貓,最多還曾同時飼養近二十隻。
獨居台北,貓咪成為兆華下班後最溫暖的心靈慰藉,而貓咪對主人豐沛的情感和依賴,也是兆華和貓咪密不可分的最大原因了。

近來愈發蓬勃的寵物風潮中,各式的寵物餐廳、寵物旅館應運而生;而伴隨經濟能力提升,飼主對待愛犬、愛貓的規格也相繼升,寵物零食、寵物美容等對這些貓狗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幫愛犬寫日記
一度對寵物沒什麼興趣,如今卻愛狗成癡的蔡文新,是源於家人出國,她幫忙代養了家中一隻馬爾濟思和西施犬混血的小狗Momo,竟就此與狗結下不解之緣,成為愛犬一族,目前正式接手了Momo的養育工作。
文新結婚多年並無生子打算,眼前亦處於無業狀態,因此每天生活重心全放在Momo身上,每天和Momo窩在一起總是又親又抱的。
學美術出身的她,還為Momo縫製許多可愛的狗衣裳,無論是年節氣味濃厚的唐裝或是綿羊裝,帶著Momo出門,總吸引許多路人眼光。此外,她每星期固定送Momo到附近的狗美容院讓狗狗洗得香噴噴、梳理漂亮地回來。
心血來潮,文新也會運用美學專長,幫Momo拍攝沙龍寫真,製作成冊,並上網為Momo註冊帳號,每天晚上在電腦前幫Momo寫日記,寵物之愛可謂發揮極致。
至於時下流行的寵物三溫暖,文新曾在寵物美容院看過,雖然狗狗看似享受地待在特製的暖爐內接受服務,但多半只見飼主們站在旁邊面露滿足的表情,狗狗是啥感覺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她「捨不得」讓Momo輕易嘗試。

3. 為了11隻愛貓,李兆華特地買了間屋子,讓貓兒們有個安全溫暖的居所。
狗狗的命運好好玩
儘管有不少人愛寵物成痴,到哪兒都希望能帶著牠們出門,但在公共場所卻不是那麼方便。以往,很多餐廳拒絕貓狗進入,但近來愈發蓬勃的寵物風潮中,寵物餐廳應運而生,口碑不錯的餐廳裡,門庭若市,宛如小型的動物園般,來此用膳的客人本著共同興趣而來,吃飯、玩寵物,彼此很快便熟稔起來,像俱樂部般成為會員,自成一格。
位於台北市中心、國父紀念館附近的古斯塔夫狗狗咖啡屋,原本就是一間鼓勵攜狗帶貓進入的餐廳,去年底還推出寵物命理服務,堪稱一絕。
狗狗的命究竟有啥好算的?據了解,這家店寵物命理服務並非著重在前世今生、宿命姻緣等,寵物命理師是結合了姓名學、生辰八字、五行屬性、易經卜卦和色彩學等,以實際的日常生活為主題,像是寵物走失協尋、狗狗健康與疾病預防等等,甚至包括寵物如果要參加比賽,有無冠軍相等等。
寵物命理師特別提到,想要幫狗狗算命,必須提供寵物的中文姓名和出生年月日才能算得精準。
古斯塔夫餐廳的老闆是一對年輕夫妻,他們和狗兒子,一家3口守著咖啡店。相較於人算命,寵物算命只要200元,至於準不準,狗兒們無法開口說話,一切高興擔心都只有主人自己承擔了。
除了為寵物算命,去年夏天,在南投地區的一間佛寺,也曾破天荒地舉辦了一場為狗狗皈依的加持法會,吸引許多民眾前往報名。
原來,愛寵物心切的主人們,為了希望這些寵物下輩子輪迴時,不要再淪入畜生道,因此特地前來拜師學佛,領取皈依證書;而這些證書上頭,都還有師父授予的寵物法號。
這些加持的法師強調,萬物都有佛性,所以並不會排斥動物前來皈依,至於未來轉世時,是否有更好的境界,就得看寵物們自己的修為了。
眼看台灣民間對於寵物的關注已進展到命理、加持的境界,彼岸中國這幾年冒起的寵物風,亦不遑多讓。
根據法新社今年初的報導,目前中國大陸的狗數已成長至1億5千萬隻,以北京市為例,去年即超過50萬隻,狗主人們一年花費在寶貝犬身上的錢超過5億人民幣,預計到2008年時,中國的狗食品與配件市場的規模將可達到150億人民幣,實不容小覷。

近來愈發蓬勃的寵物風潮中,各式的寵物餐廳、寵物旅館應運而生;而伴隨經濟能力提升,飼主對待愛犬、愛貓的規格也相繼升,寵物零食、寵物美容等對這些貓狗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狗狗專用冰淇淋與手機
台灣寵物地位高漲,再放眼國際,究竟這股寵物風有何新趨勢?事實上,歐美國家對於寵物的關注更早,因應寵物而生的周邊產品也是推陳出新。
近期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一家寵物食品工廠,研發出給狗狗吃的雪糕,外型是討喜的骨頭狀。據說這種狗狗雪糕富含植物纖維,既能幫助消化,而且完全不必擔心發胖問題,十分受到喜愛。1盒6支裝的狗雪糕,售價約合台幣160到180元間,還算合理。
至於美國也研發出狗狗專用的手機,讓狗主人上班、外出或者無暇陪伴寵物時,不用再牽腸掛肚。據說這款狗手機所用的技術與一般手機無異,機身長5吋,寬3吋,形狀長得像骨頭,掛在狗項圈上,當主人在外面想念愛犬時,只要打狗手機的電話號碼,它會在第1下鈴聲響起後自動接聽,愛犬聽到主人的聲音後,可能會吠叫,一解主人牽掛之情。
另一款新的狗手機則是像時下手機般附有攝錄機,狗主人可以親睹愛犬,若有需要,也可透過狗手機下達簡單指令,例如「坐下」等,讓小狗不再頑皮。而這樣的手機還具備協助狗主找尋失蹤愛犬的特殊功能,萬一愛犬走失,好心人士只要按其中的鍵鈕,便可轉接到狗主預設的電話號碼,通知狗主領回失犬。

有人說,寵物時代的來臨,是經濟富裕後的必然,但寵物的飼養絕不能一時興起,面對一個個有情生命,大家在許下一輩子的承諾前,可要三思。
狗狗公園與狗狗登山步道
寵物風中,狗貓的活動權也備受重視,高雄市政府從今年初起,試辦開放5個公園讓狗主人帶狗進公園,並設有沙池、備有垃圾袋供狗主人清理時使用。
市政府也呼籲狗主人配合「遛狗繫狗鍊,隨手清狗便」的要求,讓狗跟人可以在公園內和平共處。
至於台北市歷經數次波折的狗狗登山道,也總算在今年2月底上路。原本市長馬英九因應民眾需求,計畫設立寵物公園,但是推行時卻遭到12個行政區里反對,台北市動物衛生檢驗所只好退而求其次,改採設立狗狗登山步道。
動檢所挑選了士林區大崙山頭尾步道、內湖碧峰圓覺寺步道,以及內湖區動物之家試辦,讓狗兒們方便享受登山之樂。
動檢所表示,曾會勘北市區內37處登山道,後來考量「不要有人狗爭道現象」等原則,挑選步道舖面寬廣、停車方便,以及民眾使用率低的步道先行試辦。
帶狗狗登山時,一定要繫狗鍊,沿線步道也會設立衛生箱提供塑膠袋,方便飼主隨手清理狗大便。
動檢所長嚴一峰表示,狗便清潔設備提供的抽取式塑膠袋含有特殊分解劑,可減輕對環境污染的程度,以防部分缺乏公德的飼主清完狗便後,隨手扔棄塑膠袋;塑膠袋外也註明相關成分字樣,提醒民眾勿以塑膠袋盛裝食物,或將塑膠袋攜回裝垃圾。
動檢所也表示,未來將嚴格執行繫狗鍊、清狗便政策,假如未繫狗鍊可以依動物保護法,處罰飼主2,000至1萬元,若遭檢舉狗狗隨地大小便,飼主未馬上清潔,也會處以4,000元以上罰款,希望提高飼主素質後,可以讓討厭狗的人漸漸接受狗。狗狗登山步道預計試辦3個月,若成效良好,將擴大實施,並尋求民間贊助認養。

近來愈發蓬勃的寵物風潮中,各式的寵物餐廳、寵物旅館應運而生;而伴隨經濟能力提升,飼主對待愛犬、愛貓的規格也相繼升,寵物零食、寵物美容等對這些貓狗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寵物時代來臨
嚴格說來,寵物飼養風潮在台灣不算什麼新聞,記得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股票大漲時,台灣民間便興起一股飼養靈長類的風氣,尤其在寵物市場帶動下,在東南亞印尼等地以一雙皮鞋的價格就能買到的野生動物,在台灣竟能以數萬元的天價賣出,也間接助長了盜獵及走私偷渡惡風,後來又爆發遭棄養的紅毛猩猩在野外傷人事件,成為台灣寵物史上難堪的一頁。
有人說,寵物時代的來臨,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因為前提條件是,物質生活豐富之後的精神和情感的空虛,因此推論出最喜歡飼養寵物者,大多為頂客族、單身族、老年族和幼童族等族群。或許很多人對於這樣的一股寵物熱不以為然,但另方面,飼養寵物,的確不失為撫慰心靈的一劑良方。然而,寵物的飼養絕不能一時興起,而是長久的課題,面對一個個有情生命,大家在許下一輩子要照顧的承諾前,可要三思喔。

(插圖)

(插圖)

2. 寵物風蔓延,以狗或貓圖案為延伸的周邊產品更是花樣百出 。

1. 蔡文新每天上網為愛犬Momo記錄寵物生活日記。

4. 獨居台北多年,貓咪對主人的情感和依賴,成為李兆華下班後最溫暖的心靈慰藉。

台北市著名的寵物餐聽「古斯塔夫狗狗咖啡屋」,除提供人的餐點,也設計了狗狗餐,並創立史無前例的狗狗算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