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即掏絲琺瑯器皿,是以銅器為胎,再用銅絲圈出花紋輪廓(此即「掏絲」),銲在銅器上,填以五彩藥材,窯燒而成。用這種方法製成的琺瑯器,在明朝景泰年間最為盛行,因此得名。
對於我國何時開始有琺瑯器的製作,論者說法不一,但以元明之際,由西方宣教師傳入,最為可信。
明清兩代,琺瑯器成為豪門貴族的新寵,也是窯業競技的對象。除掏絲琺瑯之外,還有所謂「內填琺瑯」和「畫琺瑯」,用不同的方法,將琺瑯這種塗料,施衍出各種令人嘆為觀止、目不暇給的藝術品。
琺瑯藝術發展到清乾隆年間,最為精美,不僅色彩繁複、圖案千變萬化,且質地精美,窯燒技術已臻極致。本期所選「鳧壺」即是乾隆時期的製品,也是掏絲琺琅中的名作。
銅器質感厚重,而野鴨是一種悠游自閒的水禽,如何將兩者融合為一?的確很不容易。由這件作品,可看出設計者、彩繪者和燒窯、銲接等各方面技術的完美結合。其中尤以鳧頸彎曲處的接合、鳧首上昂角度的精確,不僅顯示出野鴨悠游之態,更讓人折服於其手藝之精巧。
藍、綠、紅三色的搭配,本為我國藝術品中最常見者,但這座「鳧壺」,尤將三色搭配得恰到好處。彩繪者巧妙的在頸項中段部份只繪羽毛紋路,而將兩邊的綠底隔開;翅膀上,又特意以藍綠相間,顯出層次感;更妙的是,各留一片白底和淺藍底的羽毛,在一片鮮豔色彩中,又透出一種和諧的趣味。如此巧思,已達畫家布色的最高旨趣。而從頸項至腹部的線條,亦極其優美,素為行家所稱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