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歌手出版第20本書」,是一件頗耐人尋味的事。
過去以〈情字這條路〉、〈Men掇 Talk〉、〈加州陽光〉等歌曲在台灣流行樂壇享有盛名的鄭華娟,不知不覺間,已成功轉型為暢銷作家;1988年以來的20年間,她出版了20本書,總銷售量超過50萬本。
鄭華娟所擅長的生活散文,通常被歸類為「輕文學」,其價值長期以來被台灣文壇低估,而從流行樂手出發的鄭華娟卻深諳「作品因為讀者而存在」的創作意義,有別於一般作家對於精練文字的執著,鄭華娟在書寫策略上反而越來越捨棄雕琢,更往親眾的方向走。
她認為,創作就像人生,包含了「生活、工作、學習、旅行」四季一樣的美麗循環。於是,第20本書《愛的小動作》只是輪迴中的一部分,仍一貫凸顯她的文學主張──小巧而隨性;鄭華娟的創作,也已悄悄地為台灣輕文學開闢出無法忽視的可能性與影響力。
為了炒熱《愛的小動作》,出版社在鄭華娟的部落格上募集讀者寫序,共有10位讀者入選。
排在第1位的ansteytuch從小學6年級開始看鄭華娟的書,今年已經是大二的學生了。在她心目中,鄭華娟不是知名創作歌手,而是「把世界看成爆笑喜劇」的作家。排在第10位的讀者mimi,則因為鄭華娟的書裡「沒有大道理,只有動人的故事」,讓她不自覺地「上癮了」。
明星經營網路
不管是創作歌手或暢銷作家,鄭華娟都有一種特殊的魅力。
「我在出版界十幾年,從沒看過這麼沒有架子、這麼樂於親近讀者的作家,」圓神出版社主編沈蕙婷說,和其他作家相較,鄭華娟最大的特色是走出書本和作品,在台灣、大陸成立多個部落格,以圖文和網友親密互動、零距離連結。
雖然旅居德國,但自稱「專職家庭主婦」的她還時常向婆家「請假」,回台灣和大陸舉辦網聚,還會因為意猶未盡,臨時「加場演出」。
果然,記者和鄭華娟進行清晨時分的越洋專訪時,聊起新書她還顯得不太帶勁,聲稱自己是很隨性的人,「對第20本書沒有太多想像啊」,「出版社像抓小孩做功課一樣,我就寫了」。
但是,當話題轉向「網聚」,鄭華娟突然精神抖擻起來,細數起各種趣事就停不下來。她記得有一次因為自己在部落格上感嘆沒去過台北101,網友們就決定把聚會地點定在101,四十幾個人殺到美食街聚餐,氣氛熱烈。今年秋天她還要到北京,預計參加人數會超過1,000人。
鄭華娟以歌手、作家的雙重身分經營網路社群,網聚不只是單純的書友會、歌友會,她還藉著聚會,引導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人生。
鄭華娟以歌手、作家的雙重身分在兩岸經營網路互動,網聚中自彈自唱、隨意自拍,親和力十足。
擴散關愛的漣漪
以南京為例,有41所大專院校,在校生超過50萬人,「我們的網友也不乏大學教授,但是這個『大學之都』的讀者卻普遍反應『生活太過苦悶』。」於是鄭華娟在網路上以留言討論方式,幫助讀者慢慢釐清問題,尋找「讓生活更有趣」的方法。
首先,讀者希望比照台北網聚模式,也邀請她和歌手好友萬芳參與,但卻缺錢辦活動。於是鄭華娟自掏腰包製作了全新《三字頭》EP(小專輯),送給南京讀者發行。她希望,一來EP銷售所得可以為讀者籌措款項,二來在盜版猖獗的大陸,當讀者必須親自參與銷售時,就會真正了解尊重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
結果,這個EP募款行動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應,南京網友開始把多餘款項捐給南京農業基金會,扶助農村兒童教育,網聚過程則剪輯成以散播快樂為宗旨的「南京好笑大合唱」DVD。一個簡單網聚,點起一個人與人相互關懷的小火種,完全符合鄭華娟充滿熱情、一切希望與人分享的個性。
台灣背包客前鋒
1983年,就讀華岡藝校音樂科的鄭華娟參加民歌金韻獎比賽,正式進入流行音樂界,先後發行《鄭華娟I》、《往天涯的盡頭單飛》、《旅途與歲月的紀念品》等多張專輯。1986年,台北圓山動物園搬遷到木柵現址,鄭華娟首創台灣「以流行音樂書寫城市記憶」之先,參與製作的《快樂天堂》紀念專輯,至今仍為歌迷津津樂道。
鄭華娟更是許多歌手面臨轉型時的最愛,她寫的〈加州陽光〉一曲,讓張清芳成功轉型療癒系歌手;潘越雲以〈情字這條路〉,讓台語歌曲和國語流行歌壇接軌;林慧萍藉由〈風吹草動〉、〈新戀情〉,從少女偶像變身都會女子形象;陶晶瑩藉著〈太委屈〉,成就渴愛女子歌路;林志炫唱〈蒙娜麗莎〉,從雙人組合「優客李林」成功單飛……
鄭華娟創作的流行樂曲,代表了1980至1990年代台灣樂壇的蓬勃氣象。在此同時,喜歡旅行的她,則選定了「旅行」作為人生與創作的主題。
1980年代初期,台灣的自助旅行風氣剛起步,世界雖不再像1970年代作家三毛筆下的撒哈拉沙漠那麼遙不可及,但網路卻又還未發達,在參考資料匱乏的情況下,一個女生發憤自學英文、德文,揹起背包單獨出遊,不但充滿難度,還要有很大的勇氣。
鄭華娟在1987年展開一趟為期半年的歐洲大旅行,旅程中一面為「民生報」撰寫專欄,最後集結成《往天涯的盡頭單飛》一書;也因為途中被「未來的婆婆」邀去喝下午茶,才在多年後誤打誤撞成了德國媳婦。
1993年,鄭華娟遠嫁歐洲後,創作重心逐漸從音樂轉向書寫。婚後5年出版了第1本著作《海德堡之吻》,紀錄自己在異國婚姻的點滴趣事,清新筆風令人驚豔,累計銷出7萬本以上,並在2003年獲得德國「馬克吐溫旅遊文學獎」。只是,明星光環下,台灣文壇仍將本書定位為「明星出書」類型,鄭華娟也只是和伊能靜、劉若英等並列的「藝壇才女」之一。
台灣的吉本巴娜娜
的確,善良體貼、迷糊幽默,加上淺顯中透著「卡哇依」風格的文字,鄭華娟顯然無意朝精緻文學奮進。不過她的創作能量源源不斷湧出,是許多明星型「一書作家」無法企及的。
鄭華娟是很容易被「類比」的創作人。在流行樂界,有人稱她是「上一個世代的陳綺貞」,因為她們都有著甜美的歌聲,都在旅行中領悟了愛情的意義。
在文壇,她則是「下一個世代的三毛」。她們都是台灣讀者旅行概念的啟蒙者,都長期旅居歐洲,有一位歐洲人先生;她們的創作充滿個人風格,也都擁有很強的感染力。不同的是,三毛處處流露著憂傷與敏感,鄭華娟則是笑看人生、絕不自尋煩惱的「陽光女孩」。
在創作方式上,她又像「台灣的吉本巴娜娜」。在寫作初期就獲得文學獎肯定,但文風越來越清淡,因為她們都把文字帶給讀者的療癒能量,看得比挑戰自己的文學深度更重要。
能被如此類比,代表一個創作者的多元性格,以及她作品的豐富性。有趣的是,鄭華娟並沒有文學訓練背景,倒是音樂教育對她影響最大。
鄭華娟從小學習大提琴,在華岡曾師事大提琴家馬孝駿(馬友友的父親),深受以舒伯特為主的德國古典音樂影響。她比喻自己「寫歌像古典歌曲,講究韻格;寫作則像歌劇,重視場景。」
她每寫完一首歌,一定自己錄音聽過,若歌詞拗口不易聽懂,就必需修正。為了讓大眾聽懂,流行歌曲歌詞也必須使用大量日常用語,但又要創造出新意。
例如她為歌手張清芳寫的《Men掇 Talk》,一個質疑心愛的人為何不把她當「知己」的女孩,唱出了「我和你,就像天和地;你是雲天上飛,而我的淚水滴成了河」。把一段沒有第三者、單純是女孩要求男孩毫無保留獻出一切的撒嬌,變成了濃得化不開的悲傷。
《紅12的秘密》是鄭華娟唯一的小說集。
企劃性出書,台灣出版工業典型
鄭華娟說,她的詞曲和書寫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斷裂。歌詞是為歌手量身訂做,書寫則是親身經歷的故事。
鄭華娟從《海德堡之吻》起,幾乎是以每年1-2本的速度從事文字創作。初期是她遠嫁德國的生活點滴紀實,逐漸地,她發展出「主題旅行」、「學習旅行」、「網路學習」等各種寫作主題。
而出版社的專業企劃人員,在鄭華娟的作品中扮演重要角色,每一本看似結構鬆散的散文集結作品,都因為作者和編輯充分討論、企劃,而主題明確。
讀者如果詳讀鄭華娟的20本書,會發現,書中的固定角色只有幾個人,包括作者自己、德籍先生、公婆、親戚、鄰居。範圍十分侷限,但20本書寫下來,就像連環漫畫一般,仍有說不盡的趣味。
《海德堡之吻》、《香水紀念婚》是寫她初來乍到,融入德國文化與如何和婆家相處的過程。在她筆下,自己是「旅行時像在家,在家時像在旅行」的搞笑媳婦,也是會被麵包機割傷大拇指、會被床砸到腳趾、會在火車站眾目睽睽之下摔個四腳朝天、會在自行車日衝下陡坡嚇壞眾人,甚至連想在廚房掛一塊留言版都會鬧大水(因為電鑽鑽進了水管)的烏龍小姐;相較之下,「老德先生」是做事有計畫又溫柔的老公,公婆則是充滿包容,幽默又有智慧的長者。
《南十字星下的約定》是夫婦倆的南美洲旅行紀實。因為先生提議「旅程中互寄明信片,且不能讓對方看到」,整個旅遊故事遂有了「愛情」為主軸。
《提著菜籃上米蘭》是鄭華娟到義大利米蘭設計學院進修的故事,《肥皂大學忙線中》講述家庭主婦如何在美國線上大學修讀商學院課程,《五月花修道院》則記錄她一時衝動買下修道院古宅,從整修到入住的整個過程,書中對德國的種種繁瑣「秩序」有著令人莞爾的精彩描寫。
口語化說故事,和讀者做朋友
鄭華娟生活中總有數不盡的歡樂點子。雖然她也曾創作過小說《紅12的秘密》,但持平來說,鄭華娟仍以散文見長,並延續二次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的閨閣散文傳統,以私人生活、日常瑣事為主軸,完全「見山就是山」,不做省思或聯想、不帶批判火力,也不強求宏觀的哲學性。
就像一個絮絮叨叨分享自己生活點滴的鄰家女孩,鄭華娟十分意識到自己是個「說故事者」的角色,也習慣在每本書的一開頭,就讓讀者知道自己的「聽故事人」身分。例如,《海德堡之吻》開宗明義就寫道:「你來過德國嗎?大多數的旅行團都會把這裡(海德堡)放在第一站。」
以異國生活為書寫內容,難免會被拿來和作家三毛類比。過去書評人常直指三毛是「販賣異國情調」,加上三毛也明言自己是「不求深刻的人」,所以作者與讀者彼此很容易跨越「文學高度」的苛求;在那個一般人難得出國的年代,三毛以她的自戀式筆觸,營造出個人神秘感,讓讀者心嚮往之。
但是,鄭華娟寫作巔峰的年代,台灣人出國旅遊方便,網路更是無遠弗屆,為什麼讀者還要選擇閱讀鄭華娟?她有什麼獨特魅力?
答案應該是:勇氣與幽默感。
她自稱為「搞笑媳婦」,且這個字眼完全沒有自嘲的意味,她十分享受這樣的身分,她把時間和空間當作無疆界遊樂場,和讀者分享她的每一個發現,大到對全球化議題的「家庭主婦觀點」,小到果醬如何製作,她都興致盎然,形容得活靈活現。
屬天的智慧,吸引力法則
「人生就是一種旅行,我又特別愛在旅行中搭訕,聽到有趣的故事,會忍不住想分享。」鄭華娟說,旅行是一種「往自己內心走去」的過程,旅行者必須在過程中直視自己的軟弱、懶惰、灰心等缺點,但也因此能發現聖經中所說的「屬天的智慧」,每個人都可以在獨一無二的旅程中,發掘潛能、毅力、和勇氣。
有些人或許會質疑,為什麼鄭華娟筆下的世界總是這麼正面,而她自己更似乎是永遠馴良而快樂,時時刻刻不忘感謝別人,不忘為自己慶幸?
其實是,「從年少就開始的旅行裡,我已經意識到,別人的苦難是那麼深,而我們卻往往無能為力,那怎麼辦呢?Be Positive(樂觀)!」她說。
或許,就像沈蕙婷形容,鄭華娟是個懂得「吸引力法則」的人,樂觀待人,用好的能量改變周遭,因此能吸引一連串樂觀情境在自己身上發生。這種與人為善、也與人生好好共處的單純與直捷,才是最打動人心的吧。
鄭華娟以歌手、作家的雙重身分在兩岸經營網路互動,網聚中自彈自唱、隨意自拍,親和力十足。
鄭華娟是成功從流行音樂跨界輕文學的作家,她的迷人之處也在於快樂遊走於生活、工作間的樂觀態度,為讀者提供了激勵與想像。
鄭華娟認為創作就像人生,包含了「生活、工作、學習、旅行」四季一樣的美麗循環。能隨時勇敢上路,人生自然永不嫌老!
遠嫁德國16年,鄭華娟文字創作量豐碩,《愛的小動作》是其第20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