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寒暑假,許多海外的僑胞和留學生千里迢迢地回到台灣,探親、觀光多半是他們的主要目的,但也有不少人是衝著「特別節目」——看病而來的。
或許你曾聽說:「在國外看牙醫很貴!」看牙或裝假牙時,在國內抽牙神經是免費服務,在美國往往就得花上新台幣二、三千元;至於健康檢查,歐美費用是國內的二、三倍。經濟上的考慮促使海外遊子、僑胞返國就醫。
技術也是一個關鍵。國內的醫療水準在東亞地區素孚聲望,住在台灣的國人受惠不少。有些中國人容易罹患的病,如肝炎、肝硬化、鼻咽癌等,國外案例較少,研究和技術遜於國內醫界;僑胞若回國診療,可得到較周詳、精確的醫療服務。
有些人則是因為心理上的認同。老一輩的人相信中醫、中藥,認為它藥性溫和漸進,但在國外求醫不易,於是專程回國看中醫、做針灸。
費用、技術、心理認同之外,語言可算是另一個考慮的因素。用母語來形容、描述病情,感覺上總是更貼切、深入些。
本刊從這一期開闢近悅遠來醫科系列,針對最受海外朋友「青睞」和國內同胞關心的醫學科目,逐一介紹,作為診療就醫的參考。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本月報導的就是防患未然的「健康檢查」。
在醫院裡,很少人像他們那般氣定神閒、悠哉遊哉。穿著鮮豔的袍子、趿著拖鞋,一列人坐在候診的椅子上,像學生般聽護士講解事情;他們看來並無病容,有的甚至紅光滿面,氣色好得很。
沒錯,他們不是病人,他們是來做健康檢查的。
或許你聽過「人體船塢」(Human dock)的觀念——人就像一艘船,需要定期回到船塢檢修、保養,再度揚帆出航時,才能走得更遠更穩。
健康檢查就是對人體的檢修和保養。「它的目的一般除了延長壽命,還要增進生活的品質」,台大醫院內科醫師賴美淑說:「而不是只要找出毛病就滿足了。」
對一般為了辦領證件,如報考高普考、申請游泳證所需的檢查,醫院多稱為「體檢」或「門診體檢」,全套式的體檢才通稱「健康檢查」。
體檢屬「清粥小菜」重點式檢查,項目包括視力、色盲、血壓、血型等,講究點的還包括驗血、尿、照射胸部X光……等。而健康檢查項目多得多,算是「滿漢全席」,不但耗時較久,所需要的技術層次亦更高,如果不是科別齊全的大型綜合醫院,無法提供這項服務。
胃鏡檢查其實不可怕,在醫護人員悉心照顧下,不適感又減低不少。(王煒昶)
物美價廉,近悅遠來
目前,國內開設健檢服務的醫院包括榮總、台大、三總、長庚、馬偕、國泰……等,幾乎都有「客滿」的現象。
民國六十八年榮總對曾在該院做健檢的二萬人做統計,發現有四分之一是住在海外的中國人;其中以港澳華僑居首位,東南亞居次,第三位來自美加。
而長庚醫院的統計資料顯示,健檢的華僑以來自東南亞最多,其次為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台大醫院過去是來自東南亞的僑胞居首位,現在來自美國的人已迎頭趕上。
近悅遠來的原因不外乎「物美價廉」,國內大醫院的醫療水準,在東亞地區口碑極佳;收費又比歐美、日本低。語言溝通的便利,也吸引不少華僑回來健檢;「要抱怨也能說得比較痛快!」榮總一位護士打趣道。
耳鼻喉科的檢查,也是健檢重頭戲之一。(王煒昶)
觀光下榻好去處
關於僑胞回國健康檢查,以前還流傳一個笑話:住院健康檢查幾天,不但檢查了身體,還省下不少旅館錢。有人趁檢查空檔訪友或購物,檔期排得滿滿的。
過去動輒一周的健檢,由於現代人的忙碌、病床數不夠等因素,已濃縮為三、二天。長庚醫院新增二天一夜的健檢,內容與三天二夜的完全相同,只是時間安排更加緊湊,這是應工商業人士要求而增設的。
一般說來,各大醫院健康檢查的項目大致差不多,包括敘述病史及常有徵狀,專科醫師會診耳鼻喉、皮膚、牙、眼(包括視力、眼壓、眼底),聽力檢查、血壓測定,抽血作生化及血清檢驗(包括血型鑑定、PH因子測定、甲狀腺功能、B型肝炎、梅毒反應、腎功能、膽固醇、血脂肪及空腹血糖測定),以及心電圖、直腸鏡、上腸胃道內視鏡檢查、胸腹部X光、腹部超音波等。女性另有婦科檢查,男性則是泌尿科。
檢查方式則略有出入:如要檢查胃是否發炎、潰瘍或有無癌細胞,有些醫院既照X光,又照胃鏡,避免漏失;因為照胃鏡時必須忍受身體的不適,有的醫院認為胃部一向健康的人無須照,只採上腸胃道X光攝影;有的則列出優缺點後讓病人自己選擇。
不過,大部分醫生都會勸病人照胃鏡。因為X光是間接的檢查,不易看出胃表面是否發炎或出血;若只照X光,之後發現結果可疑,還是得再照胃鏡。「結論是,最好別省略照胃鏡這道手續」,三軍總醫院健康檢查室的李文淑建議。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照胃鏡是一項絕頂恐怖的「酷刑」;只是,這已經成歷史了。
過去的胃鏡管,粗而直硬,很難吞下;經過改良後,現在的管子採用光學纖維製造,細小圓滑,直徑不到○.八公分。加上藥物的配合——打一針使胃不易分泌胃酸的藥劑,在喉嚨噴局部麻醉藥——已把病人的不適感降到最低。
也有些項目,檢查方式比以前更上層樓。例如,以往只做心電圖,現在更進一步兼做「運動心電圖」。台大醫院醫師賴美淑解釋,一般心電圖是在病人躺下時測定的,較難見「真章」;運動心電圖則讓病人走階梯後再測試,由於心跳加速,可測出其心臟耐力。二種心電圖都做,更利於醫生的比較和判斷。
這位受檢者看來「唱作俱佳」,她正在描述病史,供醫生參考。(王煒昶)
「照妖鏡」顯神通
腹部超音波也是近二年才增設的項目,但並非每家醫院都有這項檢查,所以選擇健檢醫院前最好先問清楚。
「對中國人而言,腹部超音波是很重要的檢查」,賴美淑表示,中國人罹患肝病者特別多,而腹部超音波常能掃瞄出肝、膽囊、腎、胰、脾等部位的毛病,除肝病外還常能看出腎結石、胰臟癌,掃除過去檢查時不易發現的盲點。
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從以前的青菜豆腐、粗茶淡飯變成大魚大肉,現代人的身體「部位」越往下毛病越多,以前食道、胃較常「短路」,現在則是大腸、直腸易出問題。因此,直腸鏡的篩檢更形重要,一旦發現長瘜肉,必要時需做切片檢查。
在國人十大死亡原因排行中,癌症、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排名節節升高,而很多罹患者都是因健康檢查,才知道已被病魔纏上了身,頓覺青天霹靂。
有些人乾脆不做檢查,以免「萬一查出什麼壞結果,日子更不好過了」,殊不知隨著醫學的進步,一些被視為絕症的癌症和棘手的慢性病,只要早期發現,都可以治療。如食道癌、肝癌、子宮頸癌、大腸直腸癌、鼻咽癌、高血壓、糖尿病、肺氣腫等,只要早期發現、進一步治療,都不再是「不治之症」。
腹部超音波檢查對中國人來說,特別重要。(王煒昶)
沒毛病,更要注意
三軍總醫院健檢室主任丁予安認為,如果已知有明顯的病痛,就應直接去治療,而不是做健檢;對於那些沒有「自覺徵狀」,或在門診不易檢查出來的毛病,才要靠健檢發現。
什麼樣的人需要做健康檢查呢?
「假如你平常就很重視身體健康,就沒什麼需要」,賴美淑醫師說:「倒是那種平時衝鋒陷陣、長久以來不覺得身體是重要『工具』的人,要考慮做做檢查。」
一般說來,卅五歲以上就該做一次總檢查。之後應遵照家庭醫師的建議,定期檢查。六十五歲之後,因身體器官老化,最好每年做一次住院健康檢查。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生活壓力會導致身體不舒服」,賴醫師指出,如果醫師只從身體器官的機能來觀察,就會疏忽真正的「導火線」。
醫生、護士在長廊開非正式的小型會議,討論受檢者檢查狀況。(王煒昶)
心病還得心藥醫
她舉了個例子:有個自認罹患心臟病的人來做健檢,報告出來後,醫師認為他的心臟並無問題,但他一直不相信;經過深談,才發現這位受檢者最近有親人死亡,因此他產生很深的恐慌,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也十分疑懼。
「光是告訴他一切正常,叫他別胡思亂想——這是沒用的。若不解開他心裡的結,他會一家換一家去檢查,永遠也找不出毛病」,賴醫師指出,在健檢的過程,大夫必須仔細問診找出「心病」。「健康檢查並不只是檢驗你的血、尿、糞就成了,很要緊的是,還要關照你的『心靈』。」她強調健檢須人性化、個別化,不能像做「燒餅油條」般套公式,才能找出真正的癥結所在。
「其實,有很多建議都是『不值錢』的」,賴醫師舉例,不抽煙、不喝酒是人人知道、卻不見得實行的勸告,通常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但若是經由醫師提出警告,病患的接受程度就明顯地提高。
「平常太座也常威脅利誘叫我不要抽煙,我就是戒不了;住院時聽了醫生的嚴重警告,情況就不同了!」一位男性受檢者坦承自己「敬酒不喝喝罰酒」。
三總曾針對民國七十二年至七十五年的受檢者資料,作了統計分析,發現最常見的五種疾病與缺點依序是:胃炎、牙結石、前列腺肥大、痔瘡、結膜炎。
榮總的健檢病房,住起來挺舒服的。(王煒昶)
吃出來的毛病多
值得玩味的是,在十五項常見的疾病與缺點中,屬於消化系統的就有胃炎、牙結石、缺齒、十二指腸炎、齲齒及牙周炎等六項。如果依科別來分,在「內分泌營養及新陳代謝性疾病與免疫障礙」項目中,最常見的毛病依次是:三酸甘油脂過高、糖尿病、膽固醇過高、體重過重、肥胖(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十屬「體重過重」,超過百分之廿為「肥胖」)。這些病與受檢者所吃的食物有密切關係。
「可見國人的飲食習慣是最大的影響因素」,丁予安醫師指出,以疾病分類來看,消化系統疾病罹患人數也偏多,顯示國人飲食及口腔衛生有改進的必要。
健檢的各項初步檢查結果,通常由住院醫師提出。他向受檢者簡報應注意事項,若受檢者有疑問,亦可向他求助。
健檢之後
檢查的詳細結果,會完整地記錄在一本「健康檢查報告書」。這本中英文對照的冊子裡,還針對各人身體狀況,提出建議。例如受檢者的B型肝炎抗原呈陽性,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帶原者的肝功能若正常,便屬「健康的帶原者」,應半年做一次肝功能、B型肝炎標誌檢查;帶原者的「阿爾法胎兒蛋白」如果很高,就可能是肝硬化或早期肝癌,醫生會建議再做更進一步的專科診療。這些建議最後還要經過「壓軸」的主治醫師查核訂正,簽字後才寄給受檢者,普通情況在一至二周內可以收到。
做檢覈報告書的把關工作並不簡單,非「功力深厚」的醫師看不出究竟。榮總健檢主任鄧光周舉例:肝功能檢查中,約包括十個項目,如只有一項數值偏高,並不一定表示受檢查者肝功能失常,須觀察它在臨床上有無不良反應,再重檢數值高的項目;但若有多項不正常,就可能是肝功能異常。
在國內,想做健檢可以有多種選擇:從不住院到住個三天二夜,悉聽尊便。
在病床數方面,規模最大應屬長庚醫院,位於林口的院區有六十二張床;其次是榮總,有四十張床。
僧多粥少,使得健檢病床「前一個人的體溫還熱著,後一個人就坐上來了」。
提早預約是上策
大部分醫院體諒華僑遠道而來,多半有優先遞補的措施,但盡早預約仍是最妥當的方法。榮總體檢科主任鄧光周說:「有的華僑今年做了切片檢查,就順便預約明年的健康檢查了。」
由於十月值國慶,是海外華僑回國的顛峰期,也是健檢的旺季,若不提前預約,很難排上位子。大致說來,台大、三總、長庚等醫院只要一個月前訂位即可;馬偕的健檢不必住院,一周前預約就行。想至榮總檢查最好三個月前掛號,否則一床難求。
國人若預約,通常要繳訂金;許多醫院對華僑有免收訂金的辦法,算是一種優待。
全部費用從新台幣六千元到一萬四千元不等。台大排有一天的健檢,項目較少,收費六千元;馬偕因受檢者不住院,所以在項目齊全的健檢中收費最低。一般說來,國內的健檢都算是相當「經濟實惠」。
以榮總目前健檢的收費為例,已經五年沒有調整,其他科目的檢查價格卻早已漲過二、三次了。「算一算,還真是划得來」,一位從夏威夷來的華僑說,在海外檢查費用是國內的二、三倍,回來檢查,既可探親、購物,又能關照到身體,何樂而不為!
休息是為走更長遠的路,定期地檢修保養能讓路途走得更踏實、穩當,台灣有這麼多設備齊全、服務周到的「船塢」,海內外的中國人,盍興乎來?!
注意事項:
△攜帶最近三個月半身照片至少二張。
△國民身分證(正本)或護照。
△大部分醫院遇國定假日休假,請注意各院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