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園是國內近年來活動最積極、發展最快速的殘障福利機構。它成立一年半來,在就業輔導、心理輔導、職業訓練……等方面,均做得有聲有色。
伊甸園的靈魂人物劉俠(杏林子),是位幾乎全身都不能動彈的「重度殘障」者,廿五名員工中,也有十五位殘障。他們在自立之餘,如何助人?如何一步步推展會務?社會大眾又能為他們、及其他殘障者做些什麼?
「伊甸」,在聖經中,是樂園的意思。而由劉俠所創立的「伊甸園」,則希望能成為殘障者的樂園。
這個「樂園」成立的目的,為要幫助殘障者建立信心、培養實力;在他們遭遇困難時,成為求助、傾訴的對象;在受到挫折、創傷時,作為療傷止痛的地方;……總之,它要成為殘障者一個共同的家,一個溫暖、安全、可以躲風避雨的家。
圖2:伊甸園創始人劉俠,本身亦是殘障者,因此很能瞭解殘障者的需求,把業務辦得蒸蒸日上。(張良綱)
病苦中,體悟出樂觀、堅強的重要
「但伊甸園不是慈善事業,而是社會福利機構。我們要幫助殘障者站起來,靠自己的力量在社會上求生存,也對社會有貢獻;而不是給他們任何『不勞而獲』的救濟。」劉俠強調:「因為人只有在自立之後,才能獲取完全的自尊與自信,也才能活得坦然、快樂。」
劉俠自己是個殘障者,這是她卅年來,忍受病苦、克服心理障礙,含淚走出自己的路時,所得到的體認。
劉俠小時候活潑好動,不料在十二歲那年,忽然罹患「類風濕關節炎」,身上關節一個個壞死,現在90%的關節已損壞,全身幾乎都不能動。而且,關節的病變壓迫到神經,卅年來,她每天都得忍受身體上各處的痛楚,已經不知道「不痛」的感覺是什麼了。
類風濕關節炎迄今仍不知病源,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這場病,使劉俠墜入無底深淵,身體給她無盡的疼痛,卻全然束手無策;行動的不便,使她小學畢業即無法再升學;姣好的臉龐因藥物的副作用,變得腫脹;而復原的日子,遙遙無期……。
一個無憂無慮、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如何能忍受這種巨變?於是初病那幾年,她痛苦、委屈、憤慨,把自己幽禁起來,什麼人也不願見;從早到晚,經常一句話也不說,搞得全家都籠罩在愁雲慘霧之中。
她對前途茫然,對自我否定,她懷疑一個既失去健康、又失去求學機會的長期病患,活著有什麼意義?
圖3:伊甸園的成員都相信「凡人所不能的,在主皆能」,每早一起向上帝禱告,求主賜予勇氣與信心。
沒有公平競爭的機會,並不等於全無機會
十六歲那年,是她生命的轉捩點。當時每星期天都有人到她家附近的小學傳福音,她母親率先去聽,並把基督的信仰帶回家。後來,劉俠在病床上受了洗,不僅心靈有了寄,並且從信仰中得到了力量,體認到生命的價值和尊貴,於是漸漸掃除心頭的陰影,開朗起來,也堅強起來。
她也領悟到對付苦難最好的方法,不是逃避它,而是面對、擊敗它。而且這是一場完全屬於自己的仗,須由自己去面對與處理,別人無法替代,所能提供的幫助也很有限。
她自問:活在一個別人憐憫、自己自憐的世界裡,做個一輩子躺在床上的廢物,如何能創造生命的意義?這樣活著和死了有什麼分別?我不想成為這樣的人,該怎麼辦?我想要給自己找點事做,但是以小學畢業的學識、能力,能做些什麼?……
再三考慮、反覆思量後,她選擇走寫作的路,一來是她從小就喜歡看書,也愛好寫作,再則也因寫作能靠自修求進,適合她的情況。
「雖然今天的社會,仍不能給殘障者完全平等的競爭機會,但這並不等於沒有機會。只要不看輕自己、不放棄自己,只要肯用心、努力,一樣可以有所作為。當然我也體認到:這須要比別人多付出一點代價。」劉俠說。
伊甸園的工作人員,都具有高度的服務熱忱。(張良綱)
人生是一條單行道,走錯了路即無法回轉
她既未受過多少正規教育,生活環境又受限制,沒學過、沒經歷過的,只有靠閱讀彌補。她非常用功,每每為了寫一篇幾千字的短文,先要看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字資料,還要花相當長的時間思考、醞釀。十幾年來,她每晚非得累到頸部和手臂關節像火燒一樣痛才肯休息。
信仰開啟了她的心靈,知識豐富了她的思想,加上她天賦極高,在吸收、思考、反芻之後,歸納出自己生命的方向:把病痛當作是學習信心、操練忍耐的功課,並且有心藉著自己的病苦、軟弱,靠著信仰的力量,活出上帝的榮耀、恩典與權能來。於是她努力地讀和寫,不僅知識豐富、思想提昇,且能寫作有成,結交了許許多多的朋友,……殘缺的形體,對她而言,已了無障礙。
因此,雖然她寫作時,須忍受右手關節的酸痛,以尚能活動的三根手指將筆夾在掌心,一筆一劃寫來都很吃力,但她的作品中,充滿光明的希望、溫馨的愛和詼諧的言語。
她的觀察敏銳,筆觸優美精緻,常由一件小事物,牽引出一篇發人深省的道理,令讀者頗受啟發;而她發乎至性、娓娓道來的深情文字,又令人不由得感動。
例如,在「青春是這樣的好」一文中,她寫道:
「……你可以好好發揮一生,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你可以過一個更有意義的人生,或者任它荒廢虛度,全在一念之間。你千萬不要說,沒關係,走錯了路還可以再回頭。人生是一條單行道,永遠無法回轉,你所消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自你的生命中消失,無法追尋。……」
圖2:伊甸園陶塑班學生上課的情形。(張良綱)
對成功的人來說,缺陷是一項得勝的榮耀
在「缺陷的兩面」一文中,她寫道: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誰沒有缺陷呢?外體的缺陷不足以懼,可怕的是心靈的殘缺。何況,如果因為缺陷而使你更珍惜生命、發揮生命,如果有形的缺陷足以幫助你追求一個更完美理想的人生,那麼,缺陷就不是詛咒,而是一種祝福了。……對一個成功的人來說,缺陷是一項得勝的榮耀,對那些躲在缺陷後面自怨自艾的人,缺陷永遠是一個不幸的標誌。……」
她對自己身受的苦難,也滿懷樂觀奮鬥的信心,在「幸好」一文中,她寫道:
「幸好我年輕,有足夠的時間等候醫學對類風濕關節炎症的研究和發明。……
「在短短廿年的生命裡,或許我曾失去許多東西,但絕非全部,我深知生命的可貴,在於它同時包含了許多美好的因素,譬如健康、事業、親情、友誼、愛情、智慧、名譽等,我們不能因為失去了其中某一種,便對整個生命的價值發生懷疑。幸好我知道自己所擁有的仍然很多。……」
劉俠寫了四十多出劇本,出了六本散文集,目前仍常有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都深受讀者喜愛。她面對現實、迎向苦難的勇氣,及自修上進的恆心與毅力,更廣受大眾讚譽與欽敬。民國六十九年,她獲選為十大傑出女青年,去年又榮獲國家文藝獎。
圖1:伊甸園亦開設了電腦訓練班。(張良綱)
伊甸之夢,夢境成真
由於劉俠是個殘障者,她對生命的熱愛、在文學上的成就,對正常人都有良好的引導功能,對殘障同胞更具鼓舞及示範作用。而劉俠也有心將自己的體悟與人分享,她說:「若能因為我的經驗和幫助,讓許多殘障者的眼淚少流一些,路走得平坦一些,那麼這幾十年的苦難,就不是徒然了。」
她還認為,因為她瞭解殘障者的心理及需要,由她來做殘障福利工作,將更能發揮效果,她說:「國內殘障者在六十萬人以上,亟需有一個機構,給他們心理輔導,使他們有正確的人生觀,及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也訓練他們有一技之長,實際幫助他們走上自力更生之路。」
於是她開始有個夢想:希望有一大片山坡地,可以種花、種樹、養雞、養鹿……,有工場、房舍、遊樂場地……,讓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走路走不好,以及低智能、顏面傷殘、精神異常的人,在其間工作與生活。等他們在心理與能力上都準備好了之後,或可步入社會;若是遭到挫折創傷,可以再回來休養生息,以待下一次出發……。
她常將這個想法告訴朋友,他們都深受感動。終於有六位教友不僅感動,還願與她共同使夢想實現。
圖2:儘管身體殘障,打起撞球依然虎虎生風。(張良綱)
劉俠善於表達、鼓動,大眾紛紛慷慨解囊
這六位教友是:陽光基金會總幹事陳俊良、喬治中學校長俞禮正、臺中什一牧場負責人曹慶、周聯華牧師、更生福音團契幹事范振蕙、生命線協會常務理事謝才智。
民國七十一年五月起,他們開始定期聚會,討論工作方向及目標,使這個夢想逐漸落實,伊甸福利殘障事業基金會(簡稱伊甸園)就此日益成形。
為了成立基金會,劉俠捐出自己多年來寫作的積蓄新臺幣廿萬元,還坐著輪椅到處奔走、呼籲、募捐,並撰文號召社會大眾支持。由於她平素使人敬佩的形象,也由於她的文章實在寫得好,感動了許多人,捐款大量湧到,在七十一年底即已籌齊一百萬基金(各界的捐款,迄今不斷)。
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伊甸園正式成立,由劉俠出任董事長,並開始「招兵買馬」,召募工作人員。
由於七位發起人都是基督徒,因此伊甸園按教會的方式,稱工作人員為「同工」 ,取「一同工作」之意。但劉俠卻習慣稱他們為「孩子」。不只他們,劉俠對參與伊甸園活動的殘障者,都稱作孩子。她像個媽媽,把大家當成自己的孩子般關心、照顧;雖然有的人年紀已不小,但因非常敬愛劉俠,也欣然接受這個稱呼。
圖3:伊甸園的福利工場中,成員用巧手編出中國結出售。(張良綱)
薪水少、工作多,回饋在精神層面
對前來應徵工作者,劉俠都要反覆對他們說:「我們這裏薪水很少,工作卻很多,你要仔細考慮,衡量一下這份工作的意義,及所能帶給你精神上的收穫。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歡迎你成為我們的一員,否則我勸你不要輕易加入……。」經過多次溝通、反覆思量,最後會成為伊甸同工的,都具有高度的服務熱忱。
目前伊甸園的同工中,大部分是殘障者,因為他們刻意保障殘障者的工作機會。而且殘障者以切身的體驗,更能瞭解什麼是最迫切和最適切的服務。
例如:伊甸園辦活動時,往往為選擇合適的場地而大費周章,同工們會考慮到:為方便殘障者活動,場地的地面不可太滑、不能有太多樓梯,活動處與宿舍、盥洗室距離不可過遠……。
有的殘障者受到挫折,向同工訴說時,後者因自己也是殘障,常能以親身的經歷為例,輔導他們解開心結,措詞和方法都很實際,很能令對方接受。
成立一年半以來,伊甸園從兩位同工,增至目前的廿五位;從無片瓦寸土,到擁有二百多坪的大廈底層,並正規畫向臺中示範農場承租園藝營;已輔導過的殘障人士,目前已達三千五百人次;……實是成果斐然。
許多人不免疑惑,劉俠是個重度殘障者,長年居家,又未曾有過行政工作經驗,她是如何領導手下、推動工作的?
劉俠笑稱自己用的是「笨媽媽法」。她說:「聰明媽媽養的小孩通常都很笨,因為媽媽能幹,凡事做主代勞,小孩自然樂得享福。而笨媽媽養的小孩大都很能幹,因為媽媽笨,所以小孩不得不自我磨練、自求發揮。我——就是笨媽媽!」
圖:這個女孩雖然行動不便,仍活得很起勁,獨自搭乘公車前去觀賞畫展。(張良綱)
「笨媽媽」的管理方法
劉俠在她一篇「笨媽媽的小孩」文章中,提到她的管理原則:
「笨媽媽知道自己精神體力有限,若是樣樣關心、事事操心,總有一天會變成諸葛亮的徒弟『食少事繁,事必躬親』,接著很快就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笨媽媽希望快快樂樂多活幾年,可不願早早『蒙主恩召』。因此很看重職權劃分,讓大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笨媽媽盡可能不過問小事,只管決策以及各部門的協調。
「有時候,小孩習慣性的來問笨媽媽,笨媽媽就會忍不住嘀咕:『拜託你們不要拿這些小事來煩我,不要讓我變成一個嘮嘮叨叨的老太婆!』」
劉俠雖然自稱是「笨媽媽」,其實以她的天分之高及用功之深,又豈會對管理方法一無所知?!且觀察她的「笨方法」,其實非常符合現代管理所強調的「充分授權、分層負責」的原則。此外,她還有很多進步的管理觀念。
例如:目前伊甸園不斷會收到各界捐款,所以財務情況良好,但劉俠並不因此而放心,她說:「社會福利工作,須有固定財源,否則徒具滿腔理想和熱誠,一旦經費短缺或中斷,所有的好構想、好工作,就都化為泡影。所以我們希望,伊甸園在社會捐助達某一階段時,就要靠福利工場、農場及基金會孳息等的所得,以自給自足。這就得費心經營了。」
圖:這個女孩雖然行動不便,仍活得很起勁,獨自搭乘公車前去觀賞畫展。(張良綱)
允許犯錯,不准吵架
伊甸園推動任何工作、活動,都極注重事前的計畫,事後也同樣注重檢討與改進。
此外,劉俠的「笨媽媽」妙招還有:
「笨媽媽知道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絕對允許她的小孩犯錯,只是同樣的錯誤不許再犯第二次。犯錯沒有什麼可恥,可以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從經驗中成長。笨媽媽就常常向她的小孩當眾道歉。
「由於做的是社會工作,笨媽媽非常重視整體的和諧。所以,伊甸園有一條不成文的法則——不准吵架!雖然有人認為吵架是種藝術,可以建設性的吵,但笨媽媽沒學過社會學、心理學,不明白什麼叫建設性的吵架。笨媽媽的老腦筋只知道吵架不是好事,因為人在吵架時難免會情緒激動,情緒激動時難免會口不擇言,口不擇言的結果往往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所以笨媽媽嚴禁吵架,吵架的人——嘿嘿,罰錢,充做福利金。
「笨媽媽是個緊張大師,很怕小洞不補、大洞吃苦,一有問題發生,立刻要求他們當面溝通,以免成見日深。……」
在「笨媽媽」的帶領下,伊甸園的「孩子」們,非但工作上配合密切,私下也彼此關懷體貼,情感極好。而他們對「笨媽媽」,更有一種孺慕之情。他們也像一般小孩一樣,會向「笨媽媽」撒嬌;會在「笨媽媽」生日時,暗中準備禮物,讓她拿到時又驚又喜……。
同工像家人般的情感,是伊甸園推展工作的最大本錢;而且他們也將這分情感擴而大之,擴大到每個需要幫助的人。
殘障者需要工作機會,不要救濟金
曾擔任過「張老師」的孫蕙蘭指出,殘障的種類分為:肢體殘障、盲聾、顏面傷殘及智能不足等,且依程度又約可分為輕、中、重度;然而無論何種情形,殘障者最大的困擾,幾乎都是就業無門。因此他們在謀生困難之餘,又加深了自卑感。
孫蕙蘭說:「事實上,除了極嚴重的重度殘障者,需要養護外,輕、中度的各種傷殘,均可『避重就輕』,選擇較不受其殘障影響的工作。例如:肢體殘障者可從事腦力工作;智能不足者適宜從事種植、畜牧,或簡單的裝配工作;盲者可擔任接線生、播音員;聾者能勝任的工作更多,如會計、工人、抄寫員……等。」
伊甸園有「就業輔導」項目,請求協助者很多,但願意提供工作機會的廠商卻很有限,有的公司甚且表示願意捐款,但不方便為殘障者安排工作。
孫蕙蘭說:「殘障者最需要的是工作機會,而不是救濟金。而且殘障不見得會影響工作,例如肢體殘障者做腦力工作,一點不會受到影響,而且由於求職不易,他更會珍惜工作機會,加倍努力。」
開設各種訓練課程,幫助殘障者培植實力
為了幫助殘障者培植實力,以提高就業機會,伊甸園從成立時就設有才藝訓練班,以前開過中國結、剪紙等課程,現又增加了美工、國貿實務、寫作等班,屬進修性質,在晚間進行,每期二至三個月,酌收學費。
今年四月,伊甸園又在內政部職訓局資助下,開辦全天上課、訓練期長達一年、學雜費全免,且每月還有1500元零用金的電腦訓練班與陶塑訓練班,前者招收大專畢業、後者招收高中以上程度的殘障青年。
電腦班因有文化大學資訊系鼎力相助,師資陣容堅強,不過廿名學員,卻有七位老師,且其中二位是博士,其餘五位均是碩士。
電腦班導師陳明德說:「電腦班學員因學歷較高,較有信心,遭遇挫折時,也較懂得自我排遣,學生大部分都很活潑。」
電腦班的課程著重軟體設計,學員將來可從事純靠腦力的程式設計工作。
陶塑班學員除學習基本的製陶技術外,亦著力培養學員的創造力,目的是培育陶藝品的設計人才,現有十一名學員。
請像對待正常人一樣地對待我
陶塑班導師江有亭,常在課餘時間帶領學員參觀各類藝文展,以加強他們對美的感受與鑑賞力,激發創作靈感。
學生們對參觀展覽多興致盎然,一位患小兒麻痺的女孩說,「過去我很少到公共場合,也沒有看過展覽,倒不是因為行動不便,而是怕遭人側目。來到伊甸後,由老師帶領、解說,同學『人多勢眾』,就能很自在地參觀。」
同工巫士椀是個正常人,他以與殘障者相處的經驗說:「殘障同胞最希望的,就是被像正常人般對待。所以看到他們時,最好不要有特殊的表情,如瞪大眼睛、頻頻回頭再看等。而且,除非很必要,也不必給予行動的扶持。」
他曾熱心地幫肢障朋友上下樓梯、上下車,卻適得其反地「愈幫愈忙」。他說:「殘障者有他自己習慣的姿勢與著力點,外人的扶助,往往破壞原有的平衡,反而事倍功半。」
對向隅者滿懷歉意,未來將繼續擴增服務項目
隨著伊甸園的知名度愈來愈高,所辦訓練班的報名人數也愈來愈踴躍,但伊甸園限於經費、設備及場地,而無法全部接受。看到「孩子們」失望地離去,劉俠心裡總是十分難過。她表示:「伊甸園目前經費有限,無法為每個需要者提供服務,但我們會繼續努力,盡力爭取外界支援,以提供更多殘障者學習、進修的機會。」
設福利工場,接受廠商委託代工,是伊甸園另一個工作重點。此舉一方面可提供殘障者工作機會,做為踏入社會的準備;另方面則可賺取收入,以支持會務發展。
甸園福利工場成立於去年五月,以需要設備較少、技術層次較低的項目——編中國結做起,現有六名員工,他們的編結工作按件計酬,每人每月收入在6000至10000元間。
有不少公司或工廠都有心支持伊甸園,主動找其代工。負責管理福利工場的黃小卿說:「我們非常感激這些支持與幫助,我們也會盡力把緊品管的關卡,以最好的產品做為報答。」
要別人不看輕你、可憐你,須自己不自卑、不自憐
最近伊甸園還向臺中縣政府承租一片三公頃的山坡地,計畫成立牧場,提供殘障人士另一種就業機會。
除就業輔導外,殘障者最需要的就是心理輔導。
殘障者多半因身體的缺陷,而產生自卑、自憐、畏縮,甚至自暴自棄、排斥別人的心理。此外,有些父母對殘障孩子覺得歉疚,於是一味順從、姑息、溺愛,兄弟姊妹也都讓著他,使他變得驕縱、跋扈,並常拿「我是殘障者」來原諒自己,把問題都推給別人、推給命運。
劉俠說:「如果家裡有殘障的孩子,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將他與其他孩子一視同仁,讓他心理上習慣做一個正常人,而不是一再縱容他——那等於在提醒他是個殘障者。此外,還可以引導他培養某種興趣或嗜好,使他精神有所寄託。」
「殘障者要在社會上立足,原就需要比常人更加努力,如再以『我是殘障者』做為逃避困難、原諒自己的藉口,勢必日益沉淪,自絕於社會之外。要別人不看輕你、可憐你,必須自己先不自卑、不自憐。」劉俠說。
伊甸園經常舉辦殘障朋友的聚會、郊遊活動,提供他們交遊機會,也希望他們由接觸、溝通中,彼此能得到借鏡。
此外,伊甸園也常邀請學者、專家前來演講或主持座談,講述他們的人生哲學與心路歷程,給予殘障朋友各種不同的啟發。
人所無力解決的,祈求上帝開路
殘障者心中有鬱結或無法解決之事,都可向伊甸園求助,劉俠及其他擔任輔導員的同工,都會盡力給予開導或協助。
然而總有些事,不是劉俠或輔導員所能幫得上忙的,「這時我就和他們一起禱告,把難題交託給上帝,因為我們相信:『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只要我們真心交託、全心仰望,天父必會為我們開路。」劉俠說。
伊甸園成立以來,雖然已有許多人上門求助,「但我們也知道,會主動來要求協助者,已是心性較開朗、敢於面對問題者;還有許多仍瑟縮在自卑自憐角落裡的人,更需要我們協助。所以我們計畫未來在人力、財力更充裕後,將至內政部、社會局或省社會廳蒐集殘障者資料,主動前往訪視,並提供服務。」劉俠說。
最後她強調:「伊甸園從籌備、成立、至發展迄今,我們得到太多物質、精神或行動上的支持與援助,這實在不是一聲『感謝』,所能表達我們的謝意於萬一的。我們只能說,我們會好好運用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心與力量,對殘障同胞提供更多、更有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