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為了表揚國內科技發展的進步,也要指出我們的落後,提供未來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促進全國上下對科技發展的瞭解與重視,表揚從事科技研究工作者的付出與成就,使大家對我們的科技發展有興趣、有信心,並且對國家民族前途也產生信心。」……這些,都是「尖端」節目播出的目的。
七十一年上半年優良電視聯播節目已經揭曉,此次得到頭獎的是「尖端」。它是繼「映象之旅」後又一個叫好又叫座的電視社教節目。「尖端」的節目內容,以報導國內外的最新科技發展為主,由光啟社負責製作,每週一晚上九時至九時半播出。
這是石化工廠。別看它外表看不出什麼,卻是今日工業現代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石,也是尖兵。(光啟社/楊永山)
聯播節目應清新、益智、可看性高
電視聯播節目的產生,是全國傳播事業主管單位行政院新聞局,為防止電視台間競爭激烈,經營時全採商業取向,使得觀眾成天收看些紙醉金迷或荒誕不經的節目,對社會風氣產生不良影響,特協調三家電視台一同播出些清新、益智、具啟發性的節目。
新聞局出錢補助各單位製作有益世道人心的節目,是希望每晚藉半小時聯播時間,對社會風氣產生澄清、安定或潤滑的功能。
但某些製作單位未能全然領會這份苦心,節目內容往往流於空洞或說教,使得觀眾無法接受,聯播節目因此有「虛應故事」之嫌。
新聞局有鑑於此,為突破聯播節目的瓶頸,特多次協調各製作單位集會,再三懇切指出,聯播節目應以敬謹鄭重的態度製作,並充分發揮想像力與創意,切忌刻板、單調的政令宣導,而應擴及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在「寓教於樂」的方式下,使得觀眾有所領會,發揮潛移默化的效果。
一年多以來,聯播節目在力求改革聲中,有相當的進步。新聞局為獎勵優良聯播節目的製作群,特於今年二月間,舉行「七十年下半年電視聯播優良節目評選」,當時「映象之旅」奪得第一,本刊曾予報導。七月間新聞局又再度舉辦「七十一年上半年電視聯播優良節目評選」,此回是「尖端」奪魁。
這是石化工廠。別看它外表看不出什麼,卻是今日工業現代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石,也是尖兵。(光啟社/楊永山)
新聞局對「尖端」期望殷切
頒獎典禮舉行時,主持人新聞局宋局長曾經致詞,說明這個節目播出的意義:
「……在這個節目裏面,我們希望能發揮三個功能:
第一、一個發展中的現代國家,如果民眾對科學知識不能認同、重視,這個國家的工業化就沒有基礎。怎樣利用大眾傳播媒體,讓社會有這些科學知識,是我們應積極推動的。換言之,不但學術界、工業界要努力,民眾對科學、工業的重視、瞭解和配合,也非常重要。
第二、對於我們國內進步的情形,要讓大眾有所瞭解。就是要大家瞭解過去這些年我們在科技發展方面所作的努力,要讓大眾對科技發展的意義有所認識,也對那些從事工作的人給與尊敬,使得他們產生一種成就感。同時,我們可因此對國家前途產生信心。
第三、就是藉著這個節目,對於那些默默耕耘者,不管是農業科技也好、資訊科技也好,甚至國防科技也好,我們利用傳播媒介給他們表揚。……」
進步的社會必有餘力與愛心照顧殘障者。我們的醫藥進步,義肢的製作符合殘障者需要。(光啟社/楊永山)
節目主旨嚴肅,卻曲高而和眾
「尖端」節目曲高卻能和眾,根據抽樣調查,尖端的收視率從第二季起維持在百分之四十上下,廣告少則七、八成,多則滿檔或超秒。以製作宗旨相當嚴肅的科技節目而言,能夠這樣受到觀眾與廠商的重視,除了證明節目的表現方法成功之外,也顯示了觀眾水準的提昇。
曾協助製作該節目的台糖畜產研究所竹南分所的夏良宙博士就說:「不只拍得好,剪接更好,很生動,確實表現了『尖端』的精神。」雷射專家劉海北博士也說:「要比一個專家直接介紹來得有效。編劇將許多專業知識轉化成一般人能懂的通俗說法,很適合一般觀眾收看。」
電視是多元化的傳播媒體,電視節目是團隊合作的產物。所以「尖端」節目的成功,除製作單位是功臣外,最早提出構想的新聞局國內處,和鼎力促成其事並支援製作的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也都功不可沒。
台灣的水庫充分發揮了洩洪、灌溉、飲水和發電等多元用途。「尖端」介紹「一個水庫的誕生」,外景隊拍石門水庫。(光啟社/楊永山)
起源於一封信
促使「尖端」誕生的是一封信。新聞局自宋局長上台以來,各界對他寄望甚殷,尤其期待他能在發展和提昇傳播事業上有所作為。因此宋局長經常收到來自各地的信件,信中有各種批評和建議的意見。去年有一天,宋局長又收到一封信。那時宋局長正準備遠行,臨行前公務極繁忙,無暇細看,便將此信交給國內處處長朱宗軻處理。
朱處長將信讀畢,心中十分感動。來信者是位科技研究人員,他建議新聞局利用大眾傳播工具來倡導科技的發展。這位有心人雖是學科學的,但對於大眾傳播的理論與方法相當內行,他對於國內的科技發展亦極關切,因此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張信紙作那樣積極的建議。
這也是朱處長多年來的一個心願,因此約寫信的人見面。江炯聰來了,他在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任職。而出身新聞界的朱處長,當年曾跑過科技、醫藥新聞,也深知科技知識在當今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兩人相談甚歡,「尖端」於此開始萌芽。
宋局長回國後,朱處長向他報告有心製作一個科技節目的構想,宋局長非常讚賞。此時正好宋局長去光啟社參觀,聽說他們也想做這麼一個節目。宋局長見光啟社視聽設備齊全,工作人員素養、理想皆高,遂決定將這個節目交給該社製作。
其次逢到另一個問題,就是傳播工作者到底不是科技專家,如果想把節目做得深入淺出,真正能令觀眾有所得,且不致讓內行笑話,就非得求助於專家。而國內科技研究單位頗多,如何聯繫、如何協調、如何採訪、如何安排播出內容……,其中大有學問。朱處長想到向行政院政務委員李國鼎求助,因為李委員近年來大力推動國內科技發展,並且是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的負責人。
李委員一聽即予首肯,並且非常熱心地召集各有關單位開會,請各個不同領域的科技發展單位發表意見,大家共同研討、策畫未來可資報導的題目。
電子工業是另一項領導我國工業和經濟起飛的工業,生產線上的作業員功不可沒。(光啟社/楊永山)
製作小組幹勁十足
光啟社的尖端製作群,由十幾個年輕人組成。在新聞局指定或通過他們提交的題目後,製作群要先開一次動腦會議,討論用何種方式表現主題。除了製作小組中的年輕人之外,社內其他高階層人員有時也參加這種會。眾志成城,大家一起做腦力激盪,總能產生一些好的構想。然後負責策畫兼編寫劇本的工作人員,要去訪問由行政院科技組或國科會科教處等單位介紹的與某專題有關的專家學者,以瞭解與那一學科有關的專業知識。有時由專家學者先撰寫一份他們認為值得介紹的內容,提供編劇參考;編劇如有不瞭解之處,可以提出問題,他們再為之講解。
這種做法好像是在上課,「可不是,而且比當年在學校上課還認真。我常常在『聽課』的途中叫『暫停』,因為一下子無法吸收那麼多,領會不過來,必須停下來思考一番。」負責寫劇本的蕭曉玲說,並且舉起右手在頭上拍了一記,似乎這樣就把什麼都裝進了腦袋。
「剛開始去上課時,心情負擔好重,而且膽子也小,老害怕會問出被專家認為無知或愚蠢的問題。但有時實在聽不懂,不得不問。還好,學者專家都挺有耐心,很能體諒我們的困難,耐著性子一一為我們解說。後來我們和受訪者之間漸漸有了默契,愈來愈敢提問題,也因此就吸收得比較快。」視教組組長王漪說。
對談固然是很好的學習方式,但會有不實際、不深入之虞,因此還得設法去實地觀察。製作人員常得到工廠、實驗室、飼養場、種植場、醫院等地去看個明白,然後才能將所得資料融匯貫通,理出頭緒,再編寫劇本。即使這樣仍不敢保證寫出來的沒有錯,還得商請專家過目、查核。
劇本定稿後,開始拍攝外景。外景作業完畢後,放映拍得之軟片,然後剪接、配音,最後進攝影棚錄製主持人發言的內景部分,並予銜接,一集才算製作完成。這整個製作過程,時間上無論怎樣精打細算,仍得花上十天。但是每七天即得播出一集,所以製作群分成兩組,輪番工作。但攝影及導播常需跨組,輪流配合兩組的策畫與執行作業,所以總是忙得馬不停蹄。
電子工業是另一項領導我國工業和經濟起飛的工業,生產線上的作業員功不可沒。(光啟社/楊永山)
心頭常承壓力,工作戰兢敬謹
「同仁心頭的壓力都很大,情緒總在緊張狀態。可是,工作時心中沒有壓力又不行,往往會流於怠忽,使得成績停滯不進,甚至退步。我的任務就是疏導他們,使他們能承受壓力,時時思及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但又不致崩潰。」視教組組長王漪說。
「有時拍完外景回來已經十一點了,還得立刻剪接,只好通宵工作。」一位工作人員說。
據說拍「海洋富源」那集時最辛苦,「大家都暈船,連誇口不暈船的攝影都暈得七葷八素。人都在船上了,工作也是非完成不可,只有硬撐著拍完所有漁船作業的鏡頭。」另一位工作成員陳雅芳說,「不過這次讓我們發現了晚間海上的漁火真美。」
拍榮華水壩那次也很驚險。前一天黛特颱風過境,大家看風雨已不算大,而且要趕時間,就決定第二天按計畫出外景。早上六點半出發,六個人帶著五、六十公斤重的攝影裝備,在斜風細雨中爬山路。需要的畫面都在山頭下,得爬到山崖邊才取得到好鏡頭,一路爬上去十分驚險。可是,「看不出來嘛!」其他同事在看試片時都這麼說。事情就是這樣,辛勞總是掩藏在幕後,而幕前的景象總是鮮亮的。
每一種行業裏都有許多專業人員在默默工作,他們不求名利,全憑一股熱誠和興趣,卻有無盡的貢獻。(光啟社/楊永山)
無形的收穫是無價的
辛勞總歸會有收穫,只是近與遠、有形與無形之分而已。無形的收穫又常是無價的。
「做了『尖端』節目,才知道有那麼多學者專家在角落裏默默耕耘,有不少留過洋的博士在養牲口、種作物。他們過得恬淡平凡,將所學、所長全部貢獻出來了。他們教農家以最進步、省力的方法,把牲口養得壯、作物種得好。」陳雅芳說:「那時我心中充滿了感動,對社會、國家的未來也充滿了信心與希望。有那麼多看似平凡的人緊守崗位,辛勤工作,讓我們對工作與生活的意義有一番領會。」
尖端不只收視率高,很多人且看出了心得,明白這些尖端科技發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每一集節目播出後,光啟社都會接到很多電話,詢問有關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和人們日常生活有關的節目內容播出後,電話更是響個不停。比方說有關養殖或種植的專題報導播出後,就有觀眾打電話來問好的魚苗、豬仔、種籽該到那堨h買,介紹雷射的那集播出後,就有人打電話問雷射是不是真如節目中介紹的那樣能去刺青,那家醫院能做。光啟社通常都儘量給予答覆,無形中替許多有關機構拉了不少「生意」。
還有,在醫療器材那集中介紹了中原理工學院電機系研製成功的床邊監護器後,這個因找不到第二季研究經費,原將停止進一步研究改進的機器,忽然接到提供第一季研究費那個單位的通知,願意繼續支援。也有廠商和學校接洽,商談生產的可能,因目前台灣各醫院用的床邊監護器都是進口的,很昂貴,如能在國內大量生產,病人、醫院、設計研究人員和工商界都能同蒙其利,值得投資發展。這也就是製作「尖端」的目的——讓現代科技進入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文化中落實生根,變成我們「未來的傳統」。
手術台旁,醫生用愛心和技術協助病人和死神決戰。我國的心臟外科技術世界馳名,病患很有信心。(光啟社/楊永山)
團隊作業,幕後功臣真不少
「尖端」的成功,光啟社社長丁神父表示:「能夠被社會大眾肯定,是很大的豉勵。我們工作人員有苦盡甘來之感,也很欣慰能對推動科技發展盡一份力量。」
對製作群那幾個年輕人來說,雖然半年來辛勤、勞累,又常有「隔行如隔山」之苦,但他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累積的經驗令他們今後有信心去接受其他的挑戰。新聞局國內處朱處長一直與他們保持密切「聯繫」,深怕他們偏離了方向,不能充分發揮這個科技節目的功能,而今他也說他們進步了很多。
由於行政院科技組的協助,使光啟社得到許多「方便」,不僅有專業性的指導,而且洽妥國防科技發展單位接受訪問。節目播出後,觀眾感覺振奮無比,也深深佩服軍中研究單位的執著努力。由於觀眾的熱烈迴響,光啟社很想多予報導,但因有洩漏國防機密之虞,進行起來總難免有顧慮。「尖端」主持人簡又新博士說:「報導國防科技進步的情形,能提高全民的向心力,今後還是應該做。至於那些要保密,那些已不需保密?政府有關單位可以一起商討,訂個標準出來,宣導和保密還是可以取得平衡的。」
尖端製作群和他們的社長丁神父(左五)領獎後與朱宗軻處長(左四)合影。(光啟社/楊永山)
眼界放寬,題材不虞匱乏
得獎後的路恐怕不太好走。尖端曾報導國內的癌症研究、飛彈科技、微電腦、機器人和醫學工程等最新科技發展,及一般人看不到的心臟手術、分娩過程和犯罪科技偵防等節目,都使觀眾叫好。往後還能做到這樣嗎?還能找到這麼多「尖端」性的題材嗎?光啟社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們自己也在擔心:「尖端」會不會不「尖」了?
「尖端」節目的大力促成者李政務委員在頒獎典禮上致辭說:
「……政府的每一部門,都有科學及技術性的工作。今天政府做任何決定,如果沒有足夠的科學知識,所作的決定可能影響未來的發展方向。此外,當我們想引進一種技術、觀念或設備時,國內大眾如果欠缺瞭解,推動起來就會很吃力。甚至於有很多在科技界工作的人,因為資訊掌握的不夠,對國外最新的發展所知有現,有些在國外已成定論的事,在國內仍引起很大爭論。因此,我們在大眾傳播事業如此發達的今日,實應充分利用,俾使社會大眾對科技發展能有更多的認識。
我們利用科技節目,報導國內科技發展的情形,也報導國外進步的程度。我們希望做有系統的報導,以供大眾瞭解,同時也使得政府在推動施政、通過預算等方面,各單位的工作都能向同一目標邁進。
今天我們在科技方面推動任何工作,都離不開三方面:(一)學校跟研究單位,他們培植人才從事實驗室的研究工作,然後到(二)應用研究單位,然後就到(三)工業界。而使這三方面發生關係、密切合作的,就是政府的任務。這幾個部門如果對一個問題能有共同的瞭解及目標,工作推動起來就事半功倍。
我們要提供現代科技知識給整個社會,使這個社會的每一份子都可以分享。政府花了很多預算,給那麼多研究單位做各類的研究工作,而這些工作我們怎麼樣跟納稅人報銷?最好的辦法就是上電視節目,把他們的工作成果拿出來。
我希望藉著電視節目的傳播與引導,能動員更多的單位從事科技研究、發展新產品。各單位在工作時,也想到怎樣在不洩露業務機密的情形下讓大眾瞭解。『尖端』這個節目,應能擔起這個橋樑的任務。
並且我們不僅報導國內科技發展的現況與成就,也報導國外的,讓大眾知道我們科技進步的情形,也讓大眾知道科學先進國家進步的情形。簡單說,『尖端』報導我們的進步,同時也指出我們的落後——我們可藉此瞭解未來應努力的方向。」
政務委員李國鼎頒獎給「尖端」,由光啟社社長丁神父領獎。(光啟社/楊永山)
永遠站在時代的尖端
李委員的這段話,為「尖端」節目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我國科技發展已經、正在、且將要在各個不同領域中全力求發展,外國也一樣,無論所長、所短,都可報導給大眾知曉。「尖端」節目循這些方向努力,題材將不虞匱乏,能為我國科技發展盡力之處也甚多,只要有心去做,「尖端」節目將可永遠站在時代的尖端。
尖端」的主持人簡又新博士,也為節目盡了不少心力。(光啟社/楊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