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星也勤學國語
台灣七百五十多億美元外匯存底的「誘惑」,更使得各地人才市場的行情大為轉變。
據一位任職紐約市某銀行的華裔人士透露,自從台灣開放外匯管制,紐約的銀行、投資、保險公司就廣徵亞裔員工,會說國語的人才尤其受歡迎。
「以前我們找工作時,只會因為英語不夠流利而不被錄用,沒想到現在竟會因為懂中文而增加就業機會,真是風水輪流轉」,他嘆道。
台灣的市場,不但吸引了各行各業的生意人,也吸引了世界各地,尤其是香港的演藝人員。由於近年來港片大舉來台,國內電視劇、唱片公司也頻頻重金禮聘香港藝人,港星為了配合宣傳及工作上的需要,紛紛勤學國語,斐然有成。現在已經很少人會像七年前的譚詠麟一樣,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把「假如我是真的」,念成「假如我是金的」了。
用中文做生意的機會不只有在大陸和台灣,近年由於香港人大批往外移民,台灣出去的觀光客也大幅增加,各國旅遊、海關、移民局、律師樓……,都需要中文人才。
「現在學中文的人不必擔心出路問題了」,為學中文來台八年,拿到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學位,現在我國北美事務協調會駐舊金山辦事處任職的鍾雅倫感慨道:「以前外國人學中文回國怕找不到工作,留在台灣又學非所用——教英文。」

周六的中文班裏,老師利用中文兒歌教學生中文;母親節快到了,他們學唱「媽媽的眼睛」和「遊子吟」。(鐘永和)